英國新版安全與戰略評審將更加關注新興領域與先進技術

2021-03-18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英國新版安全與戰略評審將更加關注新興領域與先進技術

導語

英國2021版 《競爭時代下的全球英國-安全、國防、研發和外交政策綜合評審》 已於3月16日公布。該報告稱,為實現英國武裝力量的現代化,英國將大幅削減常規作戰力量,從而加強太空、網絡、人工智慧、無人系統以及定向能武器等新興與高科技領域。英國通常每五年進行一次「國防評審」,上一版「 安全與戰略評審 」於2015發布。此次「評審報告」後,英國預計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2020年11月,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未來四年內將增加近220億美元國防預算,主要用於一些「旗艦」項目,如新型32型軍艦、以及下一代「暴風雨」隱身戰鬥機。但是,所有新投資都必須通過削減其他項目來進行平衡。

1、空中力量將削減三分之二的F-35B戰鬥機

英國原計劃購買138架F-35B「短距起降」(STOVL)戰鬥機,用於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但根據新版《評審報告》,英國將削減90架F-35B戰鬥機的採購,最終只購買48架。考慮到日常的訓練和維護,48架F-35B不足以支持兩艘航母同時執行作戰任務,甚至無法充分滿足一艘航母。國際戰略研究所海軍與海事安全高級研究員柴爾德斯2020年9月曾表示,為確保兩艘航母充分發揮戰鬥力,英國至少需要60~70架F-35B戰鬥機。除F-35B外,英國空軍還將退役24架Tranche 1 型「颱風」戰鬥機,該單座型戰鬥機主要用於防空任務。

2018年9月26日,F-35B戰鬥機在「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上降落

削減F-35B的採購與退役「颱風」戰鬥機將為研發「暴風雨」戰鬥機與裝備更多的無人機騰出資金。該型戰鬥機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英國計劃在2035年前裝備該型戰鬥機,為此需要投入大量經費。英國還在積極研發「忠誠僚機」型無人機。英國2021年初曾宣布,Spirit航空系統公司將負責「無人戰鬥機」的研製與樣機製造,預計2023年開始進行飛行試驗,可與有人戰鬥機進行半自主的協同作戰。

除戰鬥機外,英國還將退役11架情報、監視與偵察飛機,原定E-7機載預警與控制飛機的採購數量將從5架削減為3架;14架C-130「大力神」將全部退役,這些飛機主要用於特種作戰部隊,未來A400將成為戰術運輸任務的骨幹;旋翼機/直升機將削減41%,數量約為45架,型號可能包括上世紀70年代部署的「彪馬」HC2直升機、「支奴干」直升機,陸軍的「瞪羚」通用直升機預計也將退役,英國將採購「新型中型直升機」(NMH)進行替換,預計空客公司的H135M直升機很可能成為候選。

2、地面力量將削減人員、編制與裝備

在人員數量上,英國陸軍將通過減少徵兵等措施削減約12500人,2024年將先減少10000人,到2030年將再減少2500人,屆時英國陸軍的規模將為70000人。儘管目前陸軍的兵力需求為82000人,但實際只有80000人。在部隊編制上,1個作戰師下轄的4個裝甲旅將削減為2個裝甲旅,23個營級部隊將削減規模或取消。在裝備上,取消600輛「勇士」步兵戰車的升級計劃,節省約20億美元,用於採購Ajax履帶式裝甲偵察車和「拳擊手」輪式步兵車;AS90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多管發射火箭彈系統以及老式火炮將在十年後被戰鬥無人機和精確制導火箭彈所取代。這些未來的無人機可能是英國國防部為空軍研發的蜂群無人機。

3、海上力量將退役部分艦艇

海上力量的削減幅度並不大。未來十年,英國海軍三分之一的23型護衛艦和一半的攻擊性核潛艇將出於安全考慮而退役;未來將採購32型護衛艦、8艘26型護衛艦和5艘31型護衛艦,以及為航母戰鬥群提供保障的固體支援艦。軍艦數量的減少引發公眾對英國海軍能否有足夠多艦艇組成航母打擊群的擔憂。

英國「先鋒」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發射了一枚三叉戟II(D5)飛彈

4、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

新版《評審報告》正在「適度調整」軍力規模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因此削減傳統領域的經費,加大對一些新興領域、先進技術與國際行動的投資。

一是加強太空與網絡領域建設。英國2月已經任命首任太空司令部司令,太空司令部隸屬皇家空軍,將是一個聯合司令部,由軍人、文職人員與商業部門代表組成,其3項主要職能是:太空作戰、太空人員培養與太空能力。英國還將成立「國家網絡部隊」,負責網絡空間的軍事行動。

二是重視研發,這也是新版《評審報告》的一個支柱。目的是通過建造軍艦和研發未來的「暴風雨」戰鬥機來促進當地工業發展。人工智慧、無人機和定向能武器同樣也是新版《評審報告》關注的重點方向。

三是加強國際影響。英國計劃通過「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進行遠東巡航展示其國際影響力,該航母通過起降美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鬥機實現兩國海軍作戰力量的兼容性;在北極地區還將部署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彰顯北極地區的重要戰略意義。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綜合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廖小剛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試驗鑑定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3DYSngB9EJ7ZLmJuQ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