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女兒"的家庭,女婿該不該為其"養老"?答案有一些現實

2020-09-20   鯨魚奶媽

原標題:只生"女兒"的家庭,女婿該不該為其"養老"?答案有一些現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很多年輕男女只能選擇要一個孩子,此時生男孩還是生女孩就成了夫妻倆比較關注的問題。

傳統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是潑出去的水,很難再收回。因此,不少年輕夫婦都擔心生育女兒會導致自己今後需要承擔養老方面的壓力。

但是,也有部分夫婦認為,女兒和女婿也會給自己養老,根本無需擔心這種問題。

那麼,只生育女兒的家庭,究竟能否合理得到女兒女婿的贍養呢?我們不妨聽聽胡大姐和王大伯的說法。

胡大姐:後悔當初沒有拼二胎

今年58歲的胡大姐與丈夫可謂是打拚了大半輩子,但兩人現如今依然居住在鄉下老家,每天依靠賣菜掙錢度日,生活相當艱苦。

而十幾公里外,胡大姐的女兒、女婿住著裝修精美的房屋,生活自在愜意。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家子出現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

根據胡大姐所說,當初考慮到家庭經濟負擔的問題,夫妻倆先要了一個孩子,想著等今後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再拼二胎。

但隨著時間推移,夫妻倆漸漸放棄了這個想法,專心培養唯一的女兒。

為了給女兒留下一個好印象,在她出嫁之際,胡大姐夫婦決定拿出畢生積蓄為小夫妻買一套房。

但是,女兒和女婿在拿到房產證以後卻以沒有義務贍養胡大姐夫婦為由,一腳將他們踢開,毫無情分可言。

"我現在真的很後悔,如果當時拼個二胎,我們夫妻倆也不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

王大伯:女兒女婿都很照顧我

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王大伯夫婦只生育了一個女兒。

對此,觀念保守的王大伯起初並不能接受,覺得女兒嫁出去以後很可能就不會再管他們夫妻倆的生活了。

然而事實證明,王大伯的擔憂是多餘的。

女兒在結婚以後,不僅經常帶著丈夫一起回娘家看望二老,而且每次家庭聚餐都會通知他們,真正把兩個家庭融合到一起去,沒有所謂的親疏之分。

曾經有朋友問過王大伯的女婿:"夫妻倆照看兩個家庭,難道不覺得累嗎?老婆的娘家用不著這麼上心吧?"

對此,女婿則回答道:"老丈人把自己唯一的依靠嫁給了我,我難道不應該主動承擔起這份職責嗎?"

獨生女的父母理當得到女婿贍養嗎?

在"重男輕女"思想已經顯著淡化的今天,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的唯一顧忌就在於養老問題。

只生育女兒的家庭,如果今後沒有招贅女婿的能力,那麼必然是要面臨"無後可依"的境地,此時女婿在贍養方面的選擇也就顯得格外重要。

其實依照法律規定,女兒同樣需要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這份義務並不會隨著出嫁而消失。

女婿與女方父母之間並不存在責任與義務關係,因此從法律層面上來說,即便他們不主動贍養女方父母也不至於被定罪。

但從道德倫理的角度來看,贍養獨生女的父母的確是女婿應該積極、主動完成的一件事情。讓孤獨無依的老人獨自生活,這難免會給夫妻自身帶來不好的負面影響。

總結

所謂的責任與義務,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要求。當這些要求被不同人付諸於實踐時,得到的效果反饋是有顯著差別的。

不論是基於義務的贍養還是出於情理的照料,都需要有真情實感的加持才能讓這些行為充滿溫度。

對於老人而言,真正需要的並不是多麼富足的生活,而是細節之處的真情流露,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問候、一通簡短的電話就完全可以達到成效。

因此,年輕夫婦與其擔憂生男生女的問題,不如將經歷放在孩子的培養之上,讓孝順成為一種慣性思維,而不是化作應付責任義務的薄涼言行。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