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六盤水市二十三中高三初三兩個年級開學上課,由教育教學管理中心統一安排內容、制定並下發課件,年級中心和班主任根據自身實際作相應調整。通訊員 聶康 攝
上午6時,就讀於貴陽市第十中學高三轉(4)班的文春梅按時醒來。高考在即,她因能早日返回校園感到慶幸。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3月16日,貴州高三初三畢業班率先在全國實現開學複課,全省近百萬學生順利重返校園。
此前,貴州省市縣三級組成的1000餘人的督察組,對全省88個縣(市、區)的2480所初中高中學校進行了督查,經過科學評估,確保萬無一失後才能順利複課。
「貴州開學早,孩子能安全返校、有序複課是我們現在最大的心愿。」文春梅父母感慨。
開學複課的重中之重,是要做好提前防疫預案和保障物資供應。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裡,父親文中賢既擔心學時不足,又擔心孩子上學買不到口罩。
然而,一周的學校生活打消了文中賢的顧慮,「口罩由學校統一發放,我們省心了。」
記者了解到,貴州由省級統籌保基本,市(州)根據情況進行補充調劑,鼓勵社會捐贈和家長自備口罩「雙管齊下」,開學第一周,要保障每個學生有5個口罩。
在「上下學途中、在校期間」兩個重點時間段,如何做到環環相扣,不留死角?貴州明確提出要抓細抓實「六個到位」,即校園管理到位、路途防護到位、體溫檢測到位、教學管理到位、信息管理到位、環境治理到位。
餘慶縣高三初三開學第一周
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案」要求,全省各個學校因地制宜制定出合乎本校實際的開學方案。
文春梅所在的學校,在這個特殊時期專門配備了8輛「定製公交」,保障學生安全上下學。
7時30分,學校的「定製公交」準時到達。
「通關『遊戲』開始了!」?文春梅的同學笑稱。
「遊戲」有三關:第一關是進校門,學生排隊依次通過校門口的智能體溫檢測儀,體溫正常者過關;
第二關是進大樓,學生按照班級指定路線來到教學樓前,在老師指導下,迅速完成摘下口罩、手部消毒、領取新口罩、正確佩戴等一系列「規定」動作之後,方可進入教學樓;
第三關是進教室,學生再次進行手部消毒和體溫測量,無任何異常狀況,才獲准進入教室。
「加油!加油!」開學第一天,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貴州省教育廳負責人介紹,各個學校增配了醫護人員對師生每天的身體狀況監測,入校人員均需接受體溫檢測,且要嚴格落實師生體溫每日晨、午、晚檢制度,一旦發現有發熱的師生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涉及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與密切接觸者共同生活工作人員等6類重點人員,嚴格執行暫不返校返崗的規定。
8時10分,文春梅開始上第一堂課。
時間不等人,要把耽擱的學時補回來,文春梅的同學和老師們分秒必爭。學校實施不同班級錯峰上課,保障每堂課的老師「無縫對接」。
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認為,「前提是保證總課時不減少,可以適當周末調課。更重要的是通過提高課堂效率,保證教學任務高質量完成。」
保障安全是教學有序開展的前提。學校在教學樓每個樓層、每個班級門口都設了「值守崗」,精細到諸如學生如廁排隊、洗手消毒提醒等方方面面,嚴格監督學生,避免近距離接觸。
守護師生安全就餐,中天中學「硬核」操作
上午最後一堂課結束時,食堂的餐盒也到了。老師帶頭派發,同學們依次排隊領取午餐。每個班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在不同的教室單人單桌用餐。
「管教學、管生活的老師們很辛苦,每天都得等我們吃完後才能去就餐。」文春梅說。
放學後,文春梅再到門口測量體溫,檢測無異,才能坐?「定製公交」回家。細數一天的防控「必修課」,文春梅的父母放心了。
「開學一周以來學校運行總體平穩。」省教育廳黨組書記朱新武說,全省各市州2400多所學校堅持「外防輸入、內嚴管控」,不折不扣把防控條件、防控措施、防控責任嚴格落實到位,分區分類精準施策,全省近百萬初三、高三學生平安、順利重返教室,教育教學秩序正常平穩,省委、省政府對教育系統的要求階段性得到實現。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統將毫不放鬆,把良好態勢堅持下去,直到疫情防控取得最後勝利。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撰文攝影: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楊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