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之道:闡述天地人三者之間關係的一門學問
曾祥裕 曾海亮
天地人三者之間息息相關
中國羅盤是指南針功能的拓展,它也濃縮了中國風水發展史,綜合羅盤層層疊疊,各派各用。
但三合盤最能體現楊公風水理念,人生活在天地之中無不感受天地之間氣場的影響;風水雖是多維空間,但內外辨證方是判斷吉凶之道。內乘龍氣,外接堂氣,外接堂氣即通過消砂納水手段,格物致知。
風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為人類造福。尋龍證穴再好,也要順應天時,由此擇日應運而生。
天時地利人和,乃成就一番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
所以說,風水是闡述天地人三者之間關係的學問。易經里講:「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日月作為陰陽的代表為我們昭示了天地運行之道,我們只要順應大自然,就會陰陽平衡,人天和諧。中國的哲學,醫藥,藝術,武術,建築無不滲透著此類思想。
首先談太陽、月亮對地球影響。
談太陽月亮,當然要從天文曆法說起,簡單來講,地球繞太陽一圈叫一年,月亮繞地球一圈叫一月,地球自轉一圈叫一日.而我們現在通用的西方曆法,月的概念幾乎與月亮的運行無關.我們都知道影響人類最大的天體,乃是太陽和月亮;因此,好的曆法,月亮太陽一個都不能少,中國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也就是同時使用陰曆和陽曆,並把二者協調起來的曆法,我們的四柱預測法(八字預測)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科學的曆法基礎上,正因為此才會如此的精準被成為占卜之王。具體到農曆,則是通過隔幾年安插一個閏月(置閏)的方法,協調陰曆月與陽曆年的關係,大體是19年置7閏,即每19年安插7個閏年,閏年為13個陰曆月,平年為12個陰曆月。
農曆每個月的第1天,稱為初一(又稱朔日,新月),即月亮位於地球與太陽的中間,並剛剛通過地球與太陽的連線點,這時月亮反射的太陽光在地球上幾乎一點也看不見。同理,農曆每個月的第15天,地球位於月亮與太陽的中間,因此月亮反射的太陽光幾乎完全落在地球上,月相為滿月。也就是說,農曆可以準確地描述月亮在地球與太陽中間的位置,以及相應的月相變化。而農曆的太陽曆部分是由二十四節氣來體現的,每個節氣的延續時間在15天至16天之間,二十四節氣正好一年(365天或366天)。這些節氣具有鮮明的物候學特徵,它們是: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羅盤的二十四山中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
風水之道,陰陽平衡。
在地球上萬事萬物的生息變化歸結為陰陽運動的結果,《易經》的陰陽觀點,「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這個理論不管是在「中醫、氣功、音樂、繪畫、還是在生態、建築及科學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要追求陰陽平衡原則。
在中國傳統建築,選址、規劃、設計和營造中,特別注重陰陽平衡,不僅考慮太陽因系的影響關係,而且注重月亮的周期變化於人生理上的影響。
太陽與月亮是人類目前所知的最壯觀的一對陰陽組合
因月球和太陽對地球各處引力不同,而所引起的水位、地殼、大氣的周期性升降潮汐現象。海洋水面發生周期性的漲落現象稱為海潮,地殼相應現象稱為陸潮,在大氣則稱為氣潮。這三種潮中海潮最為明顯。潮汐是月球和太陽對地球面上海水吸引力所引起的,而這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對生長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受著明顯的影響。如婦女每個月的經期正是月球的潮力關係。
根據科學研究決論,地球面上所有生物都是由太陽和月亮的運動產生的。太陽能量組成了生物運動機體,月亮能量創造了生物骨骼,使人站立起來行走,植物有了纖維。如果地球沒有了月亮,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將是沒有纖維,沒有骨骼的軟體狀態生命物。所以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更要靠月亮。」
人類最崇敬太陽的力量。毋庸置疑,我們的能量來自太陽,沒有了太陽,就沒有生命。
由於地軸傾斜的角度造成我們與太陽的遠近不同,形成了四季變化。正是由這種傾斜造成的黃赤交角形成了天干說。
陽中有陰 陰中有陽
太陽黑子的運動會對地球環境和地球上的生物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
太陽黑子的大爆發會干擾地球磁場,給航天、通信、導航定位、電網以及現代軍事活動帶來嚴重危害和巨大損失。黑子大爆發還會使大氣層上方出現的臭氧量激增。增加的臭氧要吸收比正常量更多的太陽熱量,使氣溫、氣壓和大氣環流發生變化,形成惡劣的天氣。
據統計,在太陽活動劇烈的時候,車禍發生率是平時的5倍。同時,射線和粒子衝擊人體的時候,可影響人體免疫力,可使血液凝固速度加快,血流變慢,這樣平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要多注意身體。同時,專家也表示,太陽活動對人類自身的影響,最直接的還是紫外線,使紫外線流量增加。而太陽黑子的運動周期為11年,這個周期跟十天干有關。
太陽是陽剛,而月亮代表陰柔,但是月亮的力量你知多少呢?
地球的南北軸基本上是穩定的,使得地球的南極、北極得以固定,地球上其他地方四季分明,氣候相對穩定,一切動植物都在相對穩定的氣候中生長。而這一切,必須歸功於月亮。
地球的自轉和月亮圍繞地球的旋轉,使得地球和月亮處於一種動態平衡,月亮就是地球的穩定器。如果沒有月亮,地球的南北軸會發生嚴重偏移,科學家說,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會達到90度。也就是說,南極、北極會變成赤道,赤道會變成南北極。如此一來,地球的氣候徹底混亂,人類即便還能在地球上生存,也得經常搬家、遷徙。就算地軸偏移沒那麼大,幾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得現在北極圈的極寒地區在加拿大、俄羅斯之間不斷移動,後果也很嚴重。
科學家說,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曾經是風調雨順的地區,由於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地軸小小的偏移,才形成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而那個偏移只有1度。
易經講"萬物皆數",想必這是個很好的說明了,現今世界的穩定就是因為數的穩定,地球的一個傾斜角度就造成了世界五彩繽紛的四季.而一年則是由12個月構成,中國古人用12地支來對應月亮的運轉周期,在四柱預測術中,月支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見古人是多麼重視月亮了。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觀天行事
在風水學中考慮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同時,更要注意月亮與地球的相互關係,並要在建築事務上各個方面充分加以實際應用,比如選址、規劃、設計、營造、確定時間等。並而是要把太陽、月亮、地球圍繞太陽運動一周天的過程中,及所對應的二十八星宿及慧星流雨群等都納入了參照坐標系。
中國傳統建築為什麼大多採用類似「四合院」狀的圍合空間形式,這主要是為了獲得迎氣、聚氣、藏氣和生氣的養生小環境空間。圍合空間既能迎取白天的陽光,使建築物及居住的人獲得「陽」氣,又可藏聚夜裡來自於月亮及宇宙天體輻射而來的「陰」氣,達到《易經》上所講的「陰陽平衡」理論。
月亮與地球生命的關係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法國人在釀製葡萄酒的時候,有一個奇特的傳統,釀酒開始的日子,要選擇新月的時候。法國人認為,在新月時釀酒,將來的成品沒有沉澱,特別清澄。有些動物的交配、生產周期,確實與月亮緊密相關,例如海龜。
除了動植物外,人類的行為方式與月亮也有神奇的關聯。
人生活在廣闊天地之中,渺小的很,無時不刻受制於特是環境的氣場影響。
人類生命不是孤獨地生活在真空中。《內經》中注意到了日、月、星辰的變化引起人體五臟六腑器官機能的變化。
金星活動影響胃臟,木星活動會影響肝臟;水星活動會影響腎臟,太陽和火星活動會影響心臟,土星活動會影響脾臟。
五大行星的命名是按照五行生剋關係定義的。同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月的晦朔、日的時辰,對人都會產生影響。宇宙間萬事萬物,信息同源,程序相同,節奏相應。
這就是風水學中的「天、地、人合一」科學解釋,也天地人全方位統籌的理論。
現代犯罪學理論中,有一個未能解答的困惑,月圓之夜,犯罪率似乎比較高。人類行為中還有一個重要現象,也與月亮緊密相關,那就是女性的生理周期。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正常的月經周期是二十八天左右。這與月亮盈虧周期十分接近。德國的婦科專家調查了上萬名婦女的月經周期後發現,婦女在滿月的夜晚月經來潮,出血量可能成倍增加,在月虧的情況下月經來潮,出血量就比較少。或許有人會問現今得都市女性來說每月的周期可能並不一定,這是因為月亮不再是她們夜間的唯一光源。跡象表明夜間工作的女性和夜間生活在強光下的女性最容易經歷月經不調。
據精神病學家研究報告,人體約有80%是液體,月球引力也能像引起海洋潮汐般對人體中的液體發生作用,形成人體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滿月的時候,生物潮處於高峰、月亮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比較強烈。這時人的頭部和胸部的電位差比較大,人容易激動,情緒最不穩定,最易出事。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教授毛雷斯甚至指出,人類的謀殺、毒害、抑鬱和心臟病等與月亮的盈虧有一定關係,他認為,由月亮產生的陽離子能誘發人的反常行為。
總而言之,風水師的思維視角,廣至宇宙,細至水土,氣候變化,無所不包。
中國風水不僅注重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規律對人所產生的影響,還把28星宿以及流星,彗星等天文現象納入日月運行的參照坐標系,非常講究時間和空間,人與自然的和諧。
易經上所說的:「貞明者也」,不僅指的是太陽輻射,當然還包括月亮,及空間中所有星體的力量.古人用干支,八卦,六十四卦等嚴格的數學體系對時空進行描述,創造了我們今天看似神奇的風水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ZKGCG8BMH2_cNUgSn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