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跡半個多世紀的老玩意兒 驚現德明古鎮 不知叫啥更不會玩

2020-08-27     王喜慶

原標題:絕跡半個多世紀的老玩意兒 驚現德明古鎮 不知叫啥更不會玩

這天完成了各種作業一身輕鬆後,計劃大清早去植物園拍些花鳥,準備好了長槍短炮下樓後才發現車打不著了。在一番求爺爺告奶奶的求救後等來了4S店的老朋友岳師傅,他輕鬆的把車對著後說:跑40分鐘以上才能充滿電。於是計劃中的植物園由於時間太晚而改成了西山野跑。

石家莊的西山一帶有許多好玩的小景點,比如西部長青、土門關、龍泉寺、還有近年新建的德明古鎮等等。德明古鎮一開放我就去過,面對這個沒有一片秦磚漢瓦的所謂古鎮實在是有些啼笑皆非。後來又傳來了收費的消息就更沒了興趣。

停車場是所有景點的臉面,而德明古鎮的南北停車場恰恰有些髒亂差,看似無人管理一般。南面的停車場沒有形成單循環,進的時候堵的一塌糊塗,倒車出來異常困難,且無人疏導。北面的停車場建在一片亂石礫之中,相對來說倒是寬鬆了許多。

大門口的管理人員非常熱情負責,每個人都要測體溫,並且是一臉和藹。目前沒有收售門票,或許是疫情帶來的福利?裡面的遊人顯然比原來要多了許多。來這裡遊玩我建議進北門,這裡緊挨景區的大門。而南門就要遠了許多,還有一個考驗體力的大坡。

據介紹德明古鎮是一座以元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特色小鎮。古鎮中的建築吸納了金元明清時期的建築精華,古樸厚重、典雅大氣,一條清澈的河水穿鎮而過,讓遊人體驗到秦淮河邊的古老風情。 全長兩公里,借鑑了《清明上河圖》的構建形式。

俗話說:禮拜一,買賣稀。可是周一的德明古鎮人並不算少,有些狹窄的地段還稍顯擁擠,顯得人氣十足。或許是七夕之前的緣故,這裡的月老祠、繡球樓、愛情長廊,聚集了好多帶著美好願望的戀愛男女。

街中有一棟民國往事的建築是間民宿。高大寬敞的大廳已經有了現代賓館的豪華,幾件旗袍服飾又強化了民國的味道。前台的小姐姐說:現在優惠大約是四百多一天,國慶期間價格肯定還要高許多。

一棟杏花老酒坊讓我有了些「踢館」的喜感,河北的景區為啥不弄間老百干呢?那可是全國聞名的河北名片啊。話又說回來,老百乾和汾酒在味道上區別並不明顯,當初都歸類於清香型,只不過老百干香型是近年細化出來的。

我第一次來德明古鎮曾經吃了一碗魚丸。有意思的是我剛從福州回來不久,在老闆反覆強調非常正宗的誘惑下買了一碗,放下碗後就再也沒有來過。這一次進了一家叫醉翁樓的店,說是江南風味。作為河北人來碗餃子就好,江南出生的老伴要了一碗肉絲麵。一嘗味道很好,尤其是那碗肉絲麵很有些江南特色,湯底調的有幾分清淡幽香。再看菜單,很後悔沒點些其他的江南小吃品嘗一下。

突然我聽到一種久違的聲音,一眼望去一個小攤上掛著非遺傳承人的旗子,老闆嘴裡吹著一種至少五十多年沒有見過的老玩意兒。這種東西即使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你也見不到了。在六十年代的街面上也極少見到。我僅在石家莊灣里廟的廟會上見過一次。許多遊客好奇的圍著問:這東西叫什麼?怎麼玩?

這玩意兒叫「玻璃咯唄兒」:往外輕輕一吹它的玻璃底面一鼓就發出「咯」一聲,嘴裡口氣一松玻璃底面彈回就發出「唄」一聲,反覆吹送就發出清脆的咯唄聲響,所以它名叫「玻璃咯唄兒」。雖然這些年作為旅遊達人走了不少景區,但是這種老玩意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老玩意兒是純手工的玻璃製品,雖然它拉回了我的童年回憶,但還是建議大家不要給孩子玩,畢竟安全性太低了。那個年代它能夠流行,是因為那個年代的物質貧乏。不過買一個放在家裡做個紀念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德明古鎮——你還藏著多少我不知道的什麼秘密?

小提示:1 德明古鎮需要導航,不然很難找到。2 德明古鎮的北停車場石頭比較尖利,停車時要小心,很容易毀胎。尤其不要原地打轉向。3 德明古鎮的大約遊覽時間為3-5小時,比較適合全家出遊。

作者簡介:

王喜慶 微博:莊上九爺。軍人出身卻喜歡聽著音樂、開著車、浪跡于山水之間。多平台原創專欄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歡文學的他居然寫了百萬文字於網上,而且圖片比文字更專業;不足之處是尚有兩個省份沒有走到。

如若喜歡,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8l5LXQBURTf-Dn50Q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