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讓歷史上這四位皇帝獨自帶兵征戰,你感覺誰能贏?

2020-03-26     萌小糸說歷史

假如讓歷史上這四位皇帝獨自帶兵征戰,你感覺誰能贏?

第一位、唐朝李世民

李淵稱帝後為奪取中原,統一天下,採納了秦王李世民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先鄭後夏的戰略方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淵派年僅22歲的李世民,先安撫竇建德,然後統率七萬多精銳唐軍東征洛陽,期望先消滅王世充的鄭國政權。王世充得到唐軍來襲的消息後,立即命王弘烈、王行本、王泰分別鎮守襄陽、虎牢、懷州,王世惲、王世偉、王玄應、王玄恕、王道徇分別鎮守洛陽南城、洛陽寶城、洛陽東城、洛陽北城、洛陽宮城北。王世充則親率三萬精銳步騎出戰李世民。

唐軍行台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帶兵與王世充遭遇,雙方隨即展開戰鬥,唐軍失利。李世民親率黑甲隊前往支援,王世充不敵,被唐軍俘獲騎將葛彥璋在內的六千餘人,王世充逃跑回城。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遷移軍營至青城宮,壁壘還未修好,王世充率兩萬大軍殺到。唐鄭兩軍在此展開了一場大決戰,對於李世民和王世充來說,這都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戰鬥從早上六七點鐘持續到下午才結束。鄭軍多次衝擊都被唐軍打散,可還是重整後再戰,直到鄭軍疲憊不堪,王世充不得不下令退守洛陽。

此次戰役,李世民採用圍點打援、以少勝多、正奇並用的方法,以幾千之眾,不僅生擒竇建德,還俘獲了夏軍六萬多人,迫使王世充投降。創造了我國古代「圍點打援」的經典戰役,也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此戰一舉滅掉了中原地區兩股大勢力,為唐朝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位、宋朝趙匡胤

趙匡胤曾跟隨在郭威的身邊,正直年少的趙匡胤,在戰場上名譽一事,他的軍事才能也被郭威十分看重。後來郭威奪得了實權,並建立了新的朝代後周,而趙匡胤就被郭威重用,擔任朝中重要的職位。郭威去世以後,朝廷政權自然就落在了兒子柴榮的手中。柴榮為了爭奪江山,打擊殘餘政黨,親自帶兵征戰,當然柴榮也重用了朝廷重臣趙匡胤,而趙匡胤也不負眾望,多次在戰鬥中浴血奮戰,挽回不利的戰局,建功立業。在眾多權臣之中,柴榮對趙匡胤最為看重。

趙匡胤一路南征北戰,跟隨柴榮帶兵打仗,打擊前朝舊黨,戰績卓越。在當時,趙匡胤可以算是一個光彩熠熠的英雄人物,而這些戰績也奠定了日後統一天下的局面。在跟隨著柴榮征戰的時候,柴榮不幸染上了重病,最後不治身亡,皇帝的重任就壓在了柴榮年僅七歲的太子身上,柴榮在臨終時囑託全軍,將趙匡胤提拔為殿前都檢點,這也是趙匡胤日後登基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從自己二十一歲開始帶兵打仗,每場戰爭幾乎都是勝利的,他從一個平民一路走過來,官職不斷的高升。趙匡胤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他從小習武,軍事方面有著獨具一格的看法,他善於結交朋友,而那些朋友正是他成功的關鍵。歷史的更替必定會伴隨著流血、殺戮,而趙匡胤足夠的堅強,有智慧,才會成功。

第三位、隋朝楊廣

在教育制度上,楊廣開創科舉制,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政治上,他為了打破由關隴集團壟斷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蘊等南方集團官員。

軍事上,在即位前曾參與與突厥、契丹之戰事,皆有所獲。大業五年(609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楊廣親征吐谷渾後,又下詔征天下兵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隋軍出動一百一十三萬人,敗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及平壤城(今屬朝鮮)下。次年再發兵圍攻遼東城。這時,在黎陽倉督運軍糧的楊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亂」,便乘機起兵反隋。楊廣被迫從遼東撤軍。楊玄感敗亡後,楊廣下令追究,共殺三萬餘人,流徙六千餘人。大業十年(614年),楊廣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因隋末農民起義已遍及全國,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後只好議和收兵。大業十一年(615年),楊廣依例北巡長城,始畢可汗率兵將其圍困在雁門(今山西代縣),楊廣派人向始畢之妻、隋義成公主求救,義成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加上隋朝援軍相繼抵達,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

第四位、清朝努爾哈赤

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關東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去世,葬於瀋陽清福陵。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諡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赤還採取了正確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遠,先弱後強,逐步擴大。他積極爭取與蒙古聯盟,盡力避免過早地遭到明朝的打擊,直到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發動叛亂以前,沒有受到明軍的征剿,這極大地有利於統一女真事業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了軍事指揮才幹。他長於用計,重視保密,多謀善斷,議即定,定即行,出兵猶如暴風驟雨,迅不可擋,經常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vjF3EBfwtFQPkd28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