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園式的日托中心,會是遊樂空間+托育中心的跨界設計之路嗎

2019-09-27     火狐商業

著名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說:「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的社會環境,是由同齡人組成的社群 。」早教日托中心是孩子的第二個家,也是孩子走進社群生活的第一站。孩子在與同齡孩子交往的過程中,會自然地發展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在共同生活中漸漸學會分享、寬容、愛心等良好品質,獲得自信、快樂、主動適應新的環境,及其他新的能力。

在本案中,設計師想要為孩子建造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純粹、直接的空間,為孩子創造一個有更多機會互相接觸、平等交流的環境,引導孩子們去自發尋找同伴,組成群體,在共同的平台里自由活動,共享生活,一同成長。


設計師想到在傳統的群居生活環境中,單體中式建築圍繞某個中心點鋪開成面,形成片區建築群和共享的中心院落。這個「中心院落」是整片建築群的核心,人們可能會聚集在此一起聊天、娛樂、勞作,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形成豐富的語言、外向的性格、獨特的文化。在院落之外,人們回到自己的居住空間時,又可以繼續自主、獨立的生活。

日托中心就是設計師為孩子打造的,以中式風格為基底的「院落」式「建築群落」,每一間教室就是不同造型的「單體建築」,孩子則是這個社群里的「住民」,獨立且互為鄰居。


日托中心外觀

項目場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共三層,總共620㎡。一樓60㎡,面積狹長,門面開間較小,對外展示面積有限;二樓占地與一層相等,屬鋼架閣樓;三樓約500㎡,空間方正。

一樓

設計師在一樓規劃了簡潔大方的前台、溫馨的接待區、半牆換鞋區和光線充足的兒童遊戲區。遊戲區準確把握與孩子相符的空間尺度感,設置攀爬牆、攀爬網、滑梯和球池,地面鋪設軟地墊提高安全性,讓孩子盡情釋放小宇宙能量,增添孩子初到學校的安心感。大面黑板牆供孩子自由塗鴉,引導孩子描繪心中美好的圖像,激發其創造力。


一層平面圖

前台大廳

一樓頂面配合二樓鋼架處理成中空吊頂,營造天井的感覺,從視覺上強化空間進深感,使二層閣樓作為一樓的上升延續,緩解空間壓抑,使整個空間過度完整。

兒童遊戲區

二樓

二層閣樓主要被賦予繪本&閱讀區功能,趣味書架和讀書角提升繪本區吸引力,延長孩子逗留的時間。開放與私密並存的讀書角滿足不同性格孩子的需求,讓孩子自在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

二層平面圖

繪本&閱讀區

設計師將中式經典元素「祥雲」由一樓開始布置,引導人們到達日托中心核心層——三樓教學區。


三樓


三樓以中式傳統「院落」式建築群為概念,將每間教室擬化成各具特色的單體小屋,平衡布局於空間,成為孩子的專屬聚居地。公共活動區被規劃出「院落」「巷子」「天台」給孩子自由探索,承載孩子一起遊戲、一同逐夢的快樂時光。

三樓平面圖

三樓鳥瞰

三樓前廳

在三樓,穿過前廳就到達了中心「院落」。這裡設計師巧妙地將承重柱轉化為充滿生機的「大樹」,這棵大樹是院落的焦點,是整個空間的魂中之魂。在大樹下,孩子靠在一起用童真的語言分享各自的小秘密;在大樹下,仨倆孩子圍在一起,商量如何破解遊戲玩法;也可能是向夥伴介紹喜歡的朋友,或者是新認識的事物。

亦是同心同語。共享的空間為兒童提供一個自由交流、共同遊戲的連結平台,孩子可以通過這些平台認識更多的鄰居,交到更多的朋友。由此不知不覺間,環境能夠孕育孩子健康的性格。

帶大樹的「院落」

崇尚自然,亘古有之。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自然無為」,這些思想也深深影響了中式建築。人們把人與天地萬物緊密聯繫在一起,促使自身去探求、親近自然。中國傳統建築多採用木頭作為主要材料,也是因為中國人認為木頭是有生命、可生長的,讓人感覺親切,貼近自然。

在本案例,設計師將木結構適量穿插上下空間,營造舒適、親和、素雅的氛圍,同時也是迎合中式「院落」式建築群概念的打造。木材的溫度搭配陽光的明度,令空間溫煦明媚,輕鬆自然。綠色的加入增添清新、生機、活力的空間感受。


感統教室

日托教室

設計師以中式傳統「院落」式建築群概念打造出專屬孩子的社群空間,開啟孩子在共同家園的美好體驗,自由的空間尊重孩子的自主發展,幫助孩子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為孩子的成長賦能。在這裡,孩子能自然而然與他人進行互動,建立與他人之間更密切的聯繫,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良好的性格、社交關係等綜合素質都能得到更好的培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xs2cW0BJleJMoPMtR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