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關注公號:環保水處理(hbscl01)
在二沉池內偶爾出現污泥上浮的現象,上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二沉池內污泥沉積,沉積的污泥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造成含有上述氣體的污泥漂浮在睡眠。
反應池中硝化進程過快,含大量硝酸根離子的混合水流入二沉池後,二沉池底部形成厭氧狀態。沉澱的污泥發生脫氮反應,脫氮反應過程中產生的N2存在於污泥中,含有氣體的污泥開始浮上睡眠。
由於放線菌等生物的增殖,含有生物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黴菌酸等)的污泥和生成的高級脂肪酸,形成氣泡,浮上水面。
處理措施:
(1) 由二氧化碳或甲烷氣體引起的污泥上浮(情況)
厭氧條件下產生的氣體為起因的情況表現為:漂浮的污泥顏色發黑,用水噴淋很快會沉澱。在二沉池內刮泥器觸及不到的死角等處,在夏季能觀察到有小塊的絮狀物上浮。
一旦有大量的大塊絮狀物漂浮在水面,可能是由於污泥長時間沉積造成的,需要進行調查,有必要根據情況排除沉積的污泥。
(2) 由N2引起的污泥上浮(情況)
由N2為起因的情況表現為:漂浮的污泥顏色為茶色,與情況相同,噴淋時會沉澱。上浮的污泥量多時,需要在反應池充分脫氮,或者在反應池的末端設厭氧段。
陳舊的設施不能充分脫氮時,則需要實施抑制硝化反應的運行管理。但是,這樣的操作結果是,氨氮會隨排放水流入公共水域。與氨氮相比,硝酸鹽氮會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所以,不應簡單的抑制硝化反應,而應結合周圍的水環境條件,制定運行方案。
作為污水處理的管理人員,關鍵在於首先應了解排放水域對處理水質的要求,結合排放水域的環境,進行水質管理。
(3) 由放線菌的增殖引起的污泥上浮(情況)
污泥上浮是由放線菌等的增殖引起的情況,上浮的污泥量少時,二沉池的表面上,含有污泥的氣泡呈小米粒狀浮在水面上如絲條狀流動,量多起來時二沉池的表面漂浮著很大面積的薄薄的一層污泥。這樣的上浮污泥用水噴淋也不能沉澱,隨著水的波紋散開,一旦噴淋停止,污泥又會恢復原狀。
這時,採集上浮污泥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附著於氣泡的放線菌或者放線菌相似的細菌。如果在二沉池的上浮污泥中觀察到放線菌,即使在活性污泥中未發現也需要僅早實施控制放線菌增殖的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