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三農」小額貸款惠澤農民百姓

2019-10-21     中經網海南

「沒有郵儲銀行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福村。真的感謝郵儲銀行的『三農』小額貸款!」近日,在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福村村委會辦公室里,福村村委會主任萬華善高興地說。

據了解,福村產業以海洋捕撈為主,是儋州市漁業發展規模最大的村落,在儋州市首個被授牌「信用村」。全村共有1500多戶7000人。自2016年11月掛牌信用村之後,信用戶達到275戶,累計投放貸款485筆共4015萬元。2016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萬多,現在已全部實現脫貧。

「郵儲銀行讓更多基層群眾享受『三農』小額貸款,讓群眾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萬華善說,福村超過一半的戶數都在郵儲銀行進行貸款。建設信用村之前村民貸款需要聯保,現在村民只要提交資料,評估符合條件後就能貸款。而且貸款不用抵押,還有政府貼息。

「2013年我們下沉網點,在福村成立駐點辦公室,為了讓村民對我們的小額貸款有更多的了解,我們都是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尤其是在颱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時,我們工作更不能懈怠,趁著這個時候漁民們都在家,我們就挨家挨戶上門跟村民普及。」郵儲銀行儋州支行信貸員王博金介紹,通過上門走訪宣傳、貸款跟蹤、簡化貸款手續等方式,為村民做好金融服務。

「多虧了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我的養殖產業規模越做越大,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村民麥清說,他是村裡第一個養殖戶,也是第一批申請小額貸款中的一個。平時貸款主要用於養殖螃蟹和養育石斑魚苗。「今天上午剛剛售出26000條石斑魚苗,平均每條售價6.1元。」

麥清介紹,他2013年首次在郵儲銀行貸款2萬元,自福村掛牌信用村後,共申請貸款5筆40萬,收入也隨之翻了3-4倍。「麥清信用良好,現在都可以直接『刷臉』就能貸款20萬了。」王博金笑著說。

據了解,福村脫貧致富的故事只是郵儲銀行服務「三農」的一個小小縮影……在儋州市排浦鎮南華村委會南華新村,村裡的養鴨大戶劉寶平高興地說,他剛賣了3000多個鴨蛋,市場價還可以,賣價8毛/個,平均每天大概能賣出3000個鴨蛋,一點都不愁銷路。

「10年前我就開始養鴨,那時候沒有那麼多資金,最多只能養500-600隻左右。自從 2014年開始從郵儲銀行貸款之後,養殖越做越大,現在養鴨規模達到了5000-6000隻,規模擴大了10倍左右。收入也越來越客觀,你看我家以前的舊瓦房現在都變成了2層小洋房。」劉寶平指著自家樓房激動地說道。

「2018年我貸款10萬元,現在跟我愛人一起養了3000多隻鴨。有了『三農』小額貸款的支持,養殖規模擴大了,收入也提高了。」另外一名村民劉寶成說,不僅通過養鴨改善了家庭生活條件,家裡還供出了3名大學生。

據介紹,南華新村總共有15戶左右,其中13戶村民在郵儲銀行申請貸款。5年前村裡處處是舊瓦房,現在好多村民都住上了2層小洋房,變化很大。郵儲銀行的三農「小額」貸款,讓農民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據悉,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持續強化資源配置,將主要資源投向「三農」服務領域,重點開展「兩小」業務(小額貸款和小企業貸款),大力支持「三農」和產業結構調整,截至今年6月末,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三農」金融業務累計發放小額貸款200餘億元。(梁磊 陳建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s1x7m0BMH2_cNUgxg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