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類型片比作方便麵,在我們這地兒,常有的體驗是進了超市也買不到想要的味道。
而《緝魂》帶給影迷的驚喜,就像當你半夜三更,餓得不醒人事時,走進一家便利店,發現櫃檯上的方便麵集齊了麻辣、酸菜、紅燒多種口味。
一鍋亂燉,湯麵下肚,不管有沒有營養,但真的很解饞。
文丨元朔
編輯丨雷伊斯
復合類型的勝利
由程偉豪導演,張震、張鈞甯主演的電影《緝魂》於昨日上映。
相信許多觀眾走出電影院,都會恍惚地問自己:
「我真的是在影院看到的這部電影嗎?」
因為我們的確很久沒有看到一部國產院線電影,在集齊了驚悚、懸疑、軟科幻、癌症梗、LGBT等多重元素後,還能把故事講圓,並讓觀眾過癮。
元素多,故事的講述空間與可能性就大,但同時,邏輯的漏洞風險也相應提升。
可《緝魂》的多重元素之間卻形成了巧妙而自洽的補充。
比如電影開場便是一樁混合符咒、方術等東方玄學元素的弒父案件。昏暗的畫面中,裸露神秘紋身的富豪之子王世佑,將金剛杵重重砸向患癌父親王世聰的頭部......
畫面幽暗,音效詭異,妥妥的玄幻+驚悚配置。
當觀眾以為玄幻是這部片的強設定時,很快又發現導演置入了另一層軟科幻設定:與兇殺案有密切關聯的富豪公司合伙人萬宇凡,正在將公司可以轉移意識、對癌症有治療作用的RNA大腦修復術運用於臨床實驗。
恰好,參與案件調查的警官梁文超,是一名癌症晚期病人。為了懷孕的妻子阿爆,梁文超選擇接下這樁棘手的案件,以獲取更多薪酬。
巫術殺人和醫學換腦,加上懸疑探案,看上去八桿子打不著,但導演卻為這幾個強設定找到了絕佳的落點,那就是:情。
《牡丹亭》里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
某種程度上,《緝魂》探討的正是世間那些「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極致感情。
富豪前妻唐素貞出於對王世聰的怨念,用肉身獻祭要讓王世聰永墮無間地獄,這是「生可以死」。而萬宇凡為了挽救同性戀人王世聰的性命,努力推進RNA技術,最終讓王世聰的意識找到了宿主李燕,這是「死可以生」。
從情感出發,故事的反轉也有了充足的人物心理動機。比如電影中最大的那次反轉,阿爆為了讓丈夫梁文超獲得RNA技術的臨床資格,和萬宇凡談條件,最終選擇隱瞞兇案現場王世聰手機錄音的關鍵證據。
這次反轉不僅將此前外部案件的結論推翻,而且將人物的內心糾葛推到極致。
梁文超發現妻子隱瞞證據後,對妻子咆哮道:
「身為執法人員你有沒有原則啊!」
為了丈夫,阿爆選擇和魔鬼做交易。她臉上橫流的眼淚,自然容易讓觀眾去同情這樣一個困境中的女人。
當多重元素層層推進,互相補充時,《緝魂》在燒腦和情感層面,達到了難得的平衡。
對現實的一種關注
程偉豪導演證明了類型片拍好了,也是能反映一定現實的。
在他的前作《目擊者之追兇》中,就有著對媒體行業的犀利批判。而《緝魂》延展出的社會議題,則更加廣泛。
《緝魂》中涉及的RNA技術,不僅是引起懸念與反轉的關鍵設定,而且還和LGBT議題達成了緊密結合。
一個文明社會,更容易達成這樣的共識:LGBT群體不是什麼異類。用文藝點的說法,TA們只是「靈魂裝錯身體」的人。
現實中,改變生理性別的醫學技術已經較為成熟。而《緝魂》里的RNA技術,則直接將人的意識進行「複製」,「粘貼」進新的宿主身體內。
藉由這個設定,《緝魂》對人類情感與意識的關係做了有趣的探討。
片中,當王世聰的意識進入李燕體內後,萬宇凡卻發現眼前人漸漸變得不再是心上人,這其中透露出的人性微妙,值得觀眾品味。
此外,RNA技術還同永生與癌症話題相關。王世聰「移魂」李燕後,又通過人工授精,讓自己懷了自己的孩子,意圖實現對名下企業千秋萬代的控制。
這聽上去像不像生前苦尋長生術、狂建兵馬俑的秦始皇?
RNA技術與帝王術之間的關聯,讓人細思極恐。
當然這項技術在電影中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對癌症的治療作用,這個設定主要落在梁文超身上。
張震為了扮演好罹患癌症的警官梁文超,瘋狂減重24斤,外形上變得魂銷骨立。
明星為塑造角色減重,很容易成為電影宣傳的噱頭,但在《緝魂》中,張震的減重與「裸戲」卻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片中,手術後的梁文超生活不能自理, 大小便失禁後裸身癱坐在洗浴室的他,拒絕妻子和護工的幫助,堅持要「自己來」。
醫學有時能拯救人的生命,但疾病卻常常剝奪人的尊嚴。更何況梁文超還是一位卓越的刑警,患癌前後的反差就更為突出。
所以這場「裸戲」,無關男色,但有關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疾病和醫學的反思。
表演的缺陷與被刪減的6分鐘
綜上,可以看出《緝魂》有著一個不錯的劇本。從劇本出發,加之導演對於復合類型的精準控制,讓這部片整體觀感相當不錯。
但是,片里片外仍然有些微遺憾。
比如其中角色演員的表演。扮演李燕的演員孫安可,因為有著多次角色轉換,體內分別出現過李燕本體,宿主王世聰,以及梁文超。
但很可惜,這些角色的轉變不是靠演員的表演完成的。單純從表演上,我們很難區分出李燕體內當時到底是誰。
觀眾能辨識出李燕體內「靈魂」,更多還是靠劇本的細節設定,比如當李燕(梁文超)最終和阿爆在獄中相見時,李燕(梁文超)用手撫平阿爆皺著的眉頭,這是梁文超對阿爆的獨特動作,所以讓觀眾一看便知。
這樣的方式很類型片,但是未免也太給演員省力了吧?
試想,作為全片最後一場戲,如果不用這麼直給的方式,而是讓演員通過表情、眼神的表演,傳達出更幽微的層次,相信不僅能讓 觀眾有更豐富的解讀空間, 也能使電影在收尾時向情感深處更邁進一步。
此外,《緝魂》大陸版刪減了6分鐘。此片能在內地院線上映經歷了哪些波折,我們暫時無從得知。
從目前的內容來看,雖然刪減沒有讓《緝魂》顯得過於傷筋動骨,但我們仍然要聲明:觀看未刪減的電影本就是觀眾應有的權力。
希望大家能去影院支持《緝魂》這樣的用心之作,也希望我們走出影院時,不必驚嘆: 「我真的是在影院看到的這部電影嗎?」而是反問:「這樣的電影,我們為何不能在影院完整地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aCdDHcBRnIjoXcGOb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