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鬥者丨劉小龍:碩士研究生養起魚蝦,帶動養殖戶共同致富

2019-09-28   金灣發布

Hello,這裡是「愛國情 奮鬥者」專欄,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高學歷養殖戶」。


快來了解一下他背後的故事

劉小龍,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曾經是學院唯一在國際期刊發表過論文的學生。一身光環的劉小龍沒有留在高校做科研,他放棄了30萬年薪的職位,隻身來到金灣區養起了魚蝦。

早在2008年做碩士課題時,劉小龍就在珠海的南水和鶴洲北跟著專業蝦農們養了一年蝦。不過蝦農們卻看不上「學院派」的大學生,覺得即便是養蝦,他也不一定養得好。劉小龍憋了一股勁,發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蝦養好。

在劉小龍搞水產養殖的創業初期,首先需要的就是資金。劉小龍的女友拿出了30萬元的嫁妝,支持了他的創業夢。劉小龍又自籌了30萬元,在紅旗鎮礦山社區租了60畝魚塘,開始了他的致富夢。

因為經驗少,再加上意外事故,劉小龍的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最後還是把錢虧損了。這60萬元就這樣打了水漂,劉小龍也打起了退堂鼓。然而,當時一些金灣知名的水產養殖能手卻看中了劉小龍的專業背景和敢於嘗試的拼勁,主動出資並聯繫他成立了珠海市海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在二次創業中,劉小龍選擇相信技術。他創新養殖模式,將南美白對蝦和黃鰭鯛混養。在這過程中他發現,黃鰭鯛的嘴很小,只要將蝦苗養到5至6厘米再投入水塘,就會避免黃鰭鯛將蝦苗吃光的風險。

這種養殖模式,讓劉小龍的公司賺到了第一桶金200多萬元,公司也步入正軌,隨後劉小龍逐步擴大了養殖場面積,增加了不同的養殖品種。還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苗種、飼料、養殖、銷售、研發等領域開拓業務,讓公司向全產業鏈發展,如今公司成為了年營業額達3000萬元的水產企業。既然公司早已是全產業鏈了,劉小龍覺得已經技術成熟的養殖環節就可以出讓給養殖戶,發展專業合作社,共同致富。今年,劉小龍牽頭成立了金灣區悅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團結養殖戶科學養殖,共同致富。

在金灣,還有許多像劉小龍一樣,愛國、敬業的奮鬥者,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期的「愛國情 奮鬥者」人物專訪,了解更多奮鬥者背後的故事!


來源:金灣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