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分享過人生的成功之道,他告訴世人:「人不執著,一無所獲;心有所舍,必有所成。」
人生要想發達,就要朝著目標持之以恆的努力,人生的成功往往是有舍才有得。能夠捨棄享受,才能收穫奮鬥,能夠捨棄安逸,才能收穫成功。
一個人能夠發達,一定不是什麼運氣青睞、福氣眷顧的原因,而是他付出了足夠的努力,才能換來成功的暗示。這時候還要考驗一個人把握機會的能力,把握住勝機,才能贏得最後的成功。
弘一大師說過:「心中有岸,才能找到渡口;心有所堅,機會才能出現。」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有這二個暗示,發現一個,也要好好把握。
一、擁有健康的體魄
人生的所有幸福,都來自於身體健康,如果一個人成功之後,卻失去了身體的健康,有再多的金錢財富也毫無價值。
一個人擁有了健康,才能毫無顧慮的去為事業拼搏,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奮鬥,否則一切都沒有意義。
談到健康的重要性,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有個公司的總裁退休了,兩個副總裁都有機會接替總裁的職務。一個人資歷很深,在行業內很有資源,另一個業務能力突出,年輕有幹勁。
相比較而言,還是資歷較深的副總裁機會更大,可是恰巧公司剛剛組織了體檢,資深的副總裁被查出了健康問題,企業正在上市的關鍵時刻,最終董事長提拔了年輕的副總裁。所以說,身體健康才是一個人能發達的關鍵,我們不僅要用健康的身體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更要珍惜身體的健康,這才是我們成事的根本。
二、擁有積極的心態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這是汪國真的人生大智慧,也是他能夠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
一個人如果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往往會成為人生的失意者,甚至是失敗者。悲觀的人,做事會先設想很多困難,還沒有行動,就已經被困難嚇到,最後只能落下平庸的結局。
馬雲說過:「一個人只有不懼怕黑暗,才有能力去創造光明。」在悲觀的人眼裡,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在樂觀的人眼裡,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這就是消極心態和積極心態導致的不同結果。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粗鄙,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計較。最成功的人,不是什麼都能擁有,而是什麼都能放下,這樣才能沒有負累的為人生而追求,成為最好的自己。這也是一個人發達前的暗示,一定要好好把握。
人生雖然都會遇到運氣,但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運氣比所有人都好,但是一個人只要肯為自己負責任,肯為人生的目標而拼搏,就能超越所有人,讓自己出人頭地。人生的時光有限,但是活力可以無限,人生的能力有限,但是努力可以無限。做一個珍惜健康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世界也會回報你一個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