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電子雙縫實驗」,是否暗示了整個世界都是虛擬的?

2020-09-16   科技數碼睿泙

原標題:不可思議的「電子雙縫實驗」,是否暗示了整個世界都是虛擬的?

假如在幾百年前,如果有人說整個世界都是虛擬的,這個人必定會被當成一個瘋子處理,但是在現在,這種說法已得到不少科學家的支持,比如說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deGrasseTyson)、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Musk)等人。

這些科學家認為,我們對世界的所有感知,都是大腦對外界信息的處理結果,而這些外界信息完全可以由一個強大的程序生成,如果這個程序做得足夠完美,那麼生活在這個程序里的人就不會察覺到異常。

事實上,人類現在已經有這種科技的雛形,即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Reality,簡稱VR),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成熟的VR技術很可能就會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世界真是虛擬的,那麼我們能不能從某些方面看出一些端倪呢?對此,有科學家認為「電子雙縫實驗」就是證據,該說法的支持者認為,不可思議的「電子雙縫實驗」,就暗示了整個世界都是虛擬的。

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電子雙縫實驗」,該實驗的結果顯示,單個電子在穿過雙縫時的表現非常詭異,當存在觀測者的時候,單個電子會以粒子的形式隨機地穿過其中的一條縫,而沒有觀測者的時候,單個電子則會以波的形式同時穿過兩條縫,並與自己發生干涉。

該實驗被重複了無數次,但實驗結果從不例外,而隨著實驗複雜度的不斷提升,研究者又得到另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結果,即已經穿過雙縫的電子,似乎也可以根據有沒有觀測者這一條件,來決定自己是以哪一種方式穿過雙縫。

也就是說,研究者「現在」的觀測行為,會影響電子的「過去」!這就是「電子雙縫實驗」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為了解釋這個現象,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理論,甚至還有科學家認為,當電子在穿過雙縫之前,整個宇宙都為此一分為二。遺憾的是,這些理論似乎都不夠完美。

玩過遊戲的都知道,為了節約系統資源,程序只會顯示玩家所在位置的細節,而其他的部分則是模糊處理,直到某一個位置上有玩家出現。

同樣的道理,如果世界是虛擬的,那麼在沒有觀測者的時候,電子作為一個細節,也會被程序模糊處理,其「過去」和「現在」都是待定的。而有人觀測它的時候,程序就會將它設定為相應的狀態,其「過去」和「現在」也就確定了。

除此之外,虛擬世界還可以用來解釋一些終極的問題,例如「時間的起點是什麼」、「宇宙有多大」、「我們從何而來,又要到哪裡去」……。其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一切都是程序」。

想像一下,假如我們的科技足夠發達,能夠設計出一個完美的虛擬世界,那麼當這個程序里的「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永遠也不會想像得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而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情況也是一樣,我們可能也永遠不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不可思議的「電子雙縫實驗」,是否暗示了整個世界都是虛擬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