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雨水的期盼

2020-02-10   中財論壇

文/張廣榮;歡迎關注中財論壇

雨水,當我寫下這兩個字,就好像是在整個天地間,寫下了一場「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滿」的美好期盼。

節氣是雨水,但是並沒有下雨。在這沒有雨的雨水裡,我圍著一條紅艷艷的絲巾走出家門。心儀之處不在遠,附近的市民公園便是我的伊甸園。

公園水邊的柳樹,趕著時節冒出了嫩嫩的新綠,完全一幅發芽報春的畫卷。

新生的嫩芽,星星點點,在細細長長的枝條上一點點黃綠起來,像無數黃色的花絮,分外撩人。

有一叢迎春,拱著細長、柔嫩的枝條,在暖暖的春風中輕輕搖盪,花枝婆娑,花朵金燦,似一個個高高的金樽,盛滿金黃的酒釀,散發著如絲如縷的清香。

舊日的玉蘭依然佇立在那裡。

樹前小立,看玉蘭逢春綻放,色澤艷麗,清香襲人,也不知它們是何等的決絕孤勇,只覺得它們花先於葉,葉未生,花已開似乎與生生相逐,生生不息的優雅和款款大方有關。

如果有一點風該多好,我忍不住想。

如果風再大點,片片飄拂輕柔的花瓣都會捧出襲人的清香;或者可以采了去,采香繪晚妝。我搖玉蘭枝,我搖玉蘭干,搖不下一片玉蘭花,也搖不下一縷玉蘭香。

沒有一場雨來,在這樣的時候,便覺得天地寂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我國古人就有雨水節後「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雨水一來,降雨開始,雨量漸增,氣溫也逐漸升高,在此之前人們或許時時還會感覺天氣相對寒冷,世界還處在冬季的餘韻之中,而雨水過後人們就會真正明顯地感受到萬物復甦的盎然春意了。

雨水,曾在某個春日的午後,在我的心田澆灌;也曾穿越千年,在同樣的午後,澆灌某位書生的心田;還曾飄落在饑渴的田野,農夫備耕,莊稼萌生,穀粒飽滿……

也不知自什麼時候起,開始喜歡那樣一場雨——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滋潤萬物。綿綿細雨,是一份快樂的甘露,滋養春光無限;也是一份幸福的希望,孕育生機無窮。

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水時節,願美麗的春光帶給你歡樂無限,無窮的生機帶給你愜意無窮。

雨水節氣的時候,我曾約了朋友:「下雨的時候,賞雨小酌!」

立春的時候沒有下雨,雨水的節氣看著又要過了。當我寫下「雨水」兩個字,我仿佛寫下了天地間所有的綿綿細雨。我期盼一場雨來,當雨來時,我願意與你一起小酌,看雨潤如酥,絕勝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