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水源地農產品在京推介 達成購銷意向6億多元

2019-12-10     新京報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香菇醬、薄皮核桃、軟石榴、中藥材……作為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之一,河南南陽等地所轄縣市的土地資源和生態資源豐富,出產了不少優質農產品。今天,北京新發地舉辦南水北調水源地農產品推介會,現場達成購銷意向6億多元。


南水北調河南水源地優質農副產品推介會現場。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在新發地國際農產品會展中心三層,設置了多個展台,展示了來自河南淅川縣、鄧州市、西峽縣、內鄉縣、欒川縣、盧氏縣六縣市的優質農產品。據統計,現場共有30多家農產品生產及加工企業到京參展,涵蓋水果、蔬菜、水產、茶葉、雜糧、食用菌、中藥材等16大類71個品種農副產品,水源地優質農產品北京展銷會將持續到2020年3月10日。


西峽縣展台上的多種香菇產品引關注。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活動現場,淅川縣出產的軟籽石榴,吸引了不少商戶駐足品嘗。這種石榴個頭大、顆粒飽滿、水分足。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是丹江口水庫,渠首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這裡種植石榴歷史悠久,而這種軟籽石榴也是近些年發展的,果味好,出汁率達91.4%,含糖量14.5%左右。

內鄉縣和盧氏縣的核桃格外受歡迎。內鄉縣曾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鄉」榮譽稱號。地處河南省西北邊陲的盧氏縣,橫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脈,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也因如此,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很適合種植核桃。


新發地商戶品嘗河南出產的核桃,新京報找記者 楊亦靜 攝


西峽縣出產的香菇醬在全國也很出名,以南陽本地歷史名人「張仲景」命名,「仲景香菇醬」遠銷海外。據了解,南陽當地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已有50多年歷史,目前,除西峽縣外,淅川、內鄉等縣也在發展食用菌產業。

據了解,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水源地力所能及的支持,北京市累計投入農業科技教育幫扶資金2000萬元,技術幫扶100餘項,人才培養超過10000人次,建設涉農項目31個,經濟效益5000餘萬元。水源地農副產品北京簽約銷售額20億元。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mSc724BMH2_cNUgua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