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CBA的鄉親們大概都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
當26連勝的廣東昨兒遇上浙江,想像中的屠殺並沒有發生,相反全華班的浙江哥們兒打得充滿血性,整場比賽下來可謂劍拔弩張。
比賽打得激烈,爭議點自然也多。
比方說整個第四節比賽浙江隊被吹罰了11次犯規,而廣東隊僅有兩次,幾個關鍵球判罰吹下來浙江隊優勢全無,甚至可以說這場比賽之所以浙江輸給廣東,完全拜這仨吹哨子的所賜。
於是這一幕就上演了。
之所以浙江男籃總經理方俊如此暴怒,正在在終場前39.8秒浙江落後4分之際,裁判吹罰了賴俊豪對易建聯犯規,並且 在此之前裁判已經有多次對於浙江隊不利的判罰。
很快有意思的事兒來了,據賽後的裁判報告稱,此判罰為錯判,並這麼寫道:
「客隊9號易建聯在運球轉身突破上籃時,主隊17號賴俊豪並未對其發生侵人犯規,但臨場裁判員判罰主隊17號賴俊豪侵人犯規並給予客隊9號易建聯獲得兩次罰球」。
40秒,4分,錯判,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吧?
當然一次關鍵判罰還不足以引發轟動,如上文所說,這場被浙江主帥稱之為8打5的比賽中存在著太多爭議判罰。
更令人費勁的便是胡明軒與易建聯在第三節包夾吳前時的爭議犯規並未出現在裁判報告中。
該判罰如果當時落是在阿聯身上,那麼後者即將6犯畢業。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一球的判罰應該得算在易建聯頭上。
別的不說,有沒有易建聯在場上差別有多少,懂的人也懂。
所以說裁判報告這玩意兒純屬脫褲子放屁,完全就是走個形式,這跟殺完人後告訴對方家屬「我TM殺錯了」不是一個道理?
至於當值裁判怎麼處理?不外乎給予口頭警告,罰酒三杯的場面活兒罷了。
當然了,CBA的裁判如此,NBA的未必就吹得更好,各種離譜程度近些年大家都沒少見,可以說在裁判水平上世界籃球屬於一個水平。
講道理今天說這話題有些打臉,畢竟昨天一篇文章中(NBA正式允許垃圾話!請杜指導以及王哲林火速赴美報道! )剛提到裁判的心路歷程,順帶著普及了下想要成為一名頂級裁判有多不易,也就剛落筆的功夫這廂CBA立馬出了這回事...
挺不明白的,同樣作為大型籃球賽事,整點兒VAR來真就這麼費錢費力麼?這玩意兒自打在足球領域發揚光大後少說救回了百十次冤假錯案。
這差別就在於足球場上的主裁判是沒有權利主動要求回看視頻的,他們無需如此,因為有視頻工作室內的VAR實時幫助他完成了這個過程,一旦出現錯判或者漏判,VAR可以主動提醒現場裁判回看視頻。
但是在籃球比賽中,如果主裁判不要求回看、雙方主教練也沒有提出挑戰,即使視頻回放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場上出現了誤判、錯判或者漏判,也無權要求現場裁判回看視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世界盃上的科技決定判罰,籃球場上統一是人為決定。
雖說加入了這東西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比賽的流暢性,但總比隔三差五被XJB吹來得痛快吧?
歸根結底,並且嘲諷當代裁判業務水平過低,而是既然有這種科技的存在,咱也有這條件,何必非得固執己見然後再自討苦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