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囤貨的「血淚史」還沒有忘記,今年的第一波「剁手」就已經到貨了!為了讓媽媽們可以在明後兩天第二波「雙十一」時放心「買買買」,父母世界Parents與多位「過來人」寶媽一起來扒一扒迄今為止她們購買的母嬰產品中哪些「最雞肋」,哪些「最實用」,趕緊拿起小本本記起來~
* 特別說明,本測評判別維度:
實用產品:使用期限長、日常消耗大、孕育期剛需。
雞肋產品:費錢還難用、純屬白花錢、花錢買風險。
雞肋單品 -寶寶篇
1、濕紙巾加熱器
熱一次要30--45分鐘,等它熱好了,娃的眼淚都要哭乾了。如果想保持熱度,那就得24h插著電,濕巾的水分會不會蒸乾就不得而知了。
2、定型枕
上年紀的人,對美的定義還停留在平腦瓜,於是各式各樣的小枕頭應運而生。其實,剛出生乃至1歲以內的寶寶,平躺即可。若要墊高,反倒不舒適。特別是兩邊夾高的款式,很容易引發窒息,媽媽側身喂奶也不方便。
3、可攜式尿布台
想必新手媽媽恨不得時刻將寶寶摟在懷裡,一般在小床上加個隔尿墊就可以輕鬆搞定。特別是睡得正香甜時,你非要抱到台上操作,一通折騰後再抱回來,妥妥地就是給自己找了大麻煩。
4、溫奶器
一出生就給寶寶準備溫奶器的媽媽,要麼沒有做好純母乳準備,要麼就是打算坐完月子就去上班。正常喂奶,是很難用到溫奶器的,如果真是臨時有事,需要解凍奶,只需一個盛滿開水的器皿就OK了,不出兩三分鐘搞定了。如果是帶娃出門喝奶粉,與其麻煩,不如隨身攜帶保溫水杯,現用現沏,乾淨方便。
5、吸鼻器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比較嬌弱,有點風吹草動的就會鼻子不通氣。奶奶說蘸點香油就好,姥姥說抹點奶水就行,但寶貝鼻塞嚴重,起不到太大作用。可買來吸鼻器,結果發現吸力還是小,別說深處了,鼻子邊的都很難清理乾淨。說雞肋吧,連廢物利用的機會都沒有!
6、嬰兒手套、腳套
如果告訴你寶寶手套戴不好,還可能致殘,你還會處心積慮的給寶寶戴嗎?這些很容易限制寶寶的活動,影響觸覺發育,裡面的線頭要是不小心纏住寶寶,還容易發生局部血液壞死。想想就後怕!真擔心抓臉,那就及時用寶寶安全指甲刀好啦!
雞肋單品 -媽媽篇
1、乳頭保護器
喂奶的疼,相信很多寶媽都很有體會。當年發現這個東西的時候,簡直如獲珍寶,趕緊盤了!本以為它能帶我脫離苦海,結果分分鐘就被打入「冷宮」。實際使用時,口感不對娃不咬,好不容易接受了,但娃再使勁也吸不出奶來。
2、防孕吐手環
孕早期有妊娠反應是正常的,只是由於孕媽媽個人體質不同,有人反應比較大,有人基本上沒什麼反應。不管怎麼樣,到了孕中期,孕吐噁心等反應都會逐漸消失的。再說,不經歷點孕吐,還怎麼好意思和寶寶吹噓老娘「十月懷胎」的艱辛!
3、羊水試紙
想著如果在家破水的時候可以用,結果,真的在家破水了,沒檢測出來!直到肚子疼了才慢慢悠悠去醫院,被醫生臭罵一頓,明明早就破水了怎麼不早來。一般來說,羊水試紙很容易出現假陽性,因為其檢測結果會受到檢測時間、環境還有羊水試紙質量等因素影響,所以準確率不高,還是定期的醫院檢查比較靠譜!
4、防輻射服
很多人對輻射存在誤解,輻射也的確很可怕,但任何拋開劑量談毒性的結論都是「耍流氓」。現在電腦在出廠之前都會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確保輻射量符合行業標準,所以電腦的那一丟丟輻射根本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
親測好物-寶寶篇
1、軟頭矽膠勺
不管是否純母乳,孩子到了六個月才能添加輔食。可是你別忘了,醫生強調的「新生兒就要補維生素D,甚至吃鈣粉、去黃疸」等,都需要用到喂食工具。寶寶越小越挑剔,要看「櫻桃小口」, 不傷牙齦牙床,勺柄握持舒適,勺頭軟硬適中,如果不提前準備「專人專勺」,真到急用時一通亂喂,或使用成人勺,肯定會嗆到寶貝。
2、便捷摺疊餐椅
為數不多想打call的好物件!原本家裡有個落地的,雖然可以摺疊但是太占地了!這個 綁到椅子上,去掉餐盤直接可以和大人「共進三餐」,放在地上還能當玩具桌,野外郊遊逛商場、火車探親赴宴席,小小的吃飯禮儀就這麼培養起來的!
3、寶寶理髮器
俗話說,不想當托尼老師的麻麻都不是一個好麻麻!寶寶頭髮長得快,但又最 怕不熟悉的人在他的小腦袋上「動手腳」,他的小世界裡最信任的人還是媽媽。所以,準備一台寶寶理髮器,做個專屬髮型師,這是媽媽的必修課!
4、新生兒背巾
這才是真真的黃金必備單品啊!我們翻看很多國際育兒專家的書籍,發現大家都在大力推薦。甭管你是忙家務還是外出乘車,甚至隱私哺乳時都相當給力。嬰兒車的視野就是天空樹葉,但是 背帶會讓寶寶和你的視線平行,享受這幾年「袋鼠」時光,款式潮一點,就是行走的名片!
親測好物-媽媽篇
1、U形抱枕
U型抱枕在懷孕前期的用處倒是並不明顯,6個月後只要平躺,身體明顯感覺偏沉。有了它的加持,確實舒服多了! 可以抱著,腿夾著,後背、腰也可以支撐,緩解孕期子宮漸漸增大壓迫的坐骨神經等不適。只是比較占空間,床要是不夠大的話,就讓老公睡地上吧,哈哈!建議孕期5個月開始左側睡,利於胎位。
2、長吸管
現在興許你還不知它的神力,等你赤裸裸地躺在產床上,胳膊插著輸液管,下身插著導尿管,還要看著醫生護士的臉色給你喂水的時候,就頓悟了。再高能的飲品擺在你面前,你也坐不起身,更不能指望旁人一口一口的拿勺服侍,這個時候,長吸管就無比重要。 它是你面對痛苦產程,唯一可以撫慰內心、加油助力的神器了。
3、防溢乳墊
月子初期,娃這邊一哭,最先感知的就是它的「嘀嗒嘀嗒嘀」。如果來不及處理,很快濕了一大片,別提多尷尬了。所以,這錢堅決不能省,優選4條鎖水槽、雙條背膠、立體護圍的超薄一次性款式,既隱形又吸濕,自己乾爽舒適,孩子的口糧也乾淨衛生。要提醒的是: 無紡布獨立包裝款安全衛生,比塑料包裝款式更環保。
4、紗布束縛帶
月子裡,既讓鬆弛的子宮、內臟上移,又是減脂塑型的最佳時機。一年四季最適合產婦的就是 純棉醫用紗布款,舒適透氣、不易過敏,按照正確的方法捆綁到位,比你後期猛去健身房的效果還要給力。剖腹產媽媽因為要養傷口,起初會長時間休息,但一旦翻身或是準備下床活動,也該綁束腹帶,因為有一定的壓迫感也緩解了不少牽扯的疼痛感。
以上都是眾多寶媽們「征戰」各大購物圈的「經驗之談」。當然,很多產品只有親身體會,才更有發言權。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今年 「雙十一」,不要再迷茫哦~
你有什麼「避雷」經驗或者「推薦」好物嗎?來評論區分享吧!
撰文/Julia
編輯、視覺/ 紅妍、 胖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FGssHUBjdFTv4tAtU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