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會在加油的時候買輛新車?

2020-07-20     老車主說車

你前往加油站加油的時候,會順便進去裡邊的便利店,買瓶水或者買點小零食嗎?確實會,但你會順便買一輛新車嗎?

此前,中國石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旗下零售品牌易捷將在汽車銷售業務方面面向社會招商,擴展汽車銷售業務。

據消息稱,此次招商的具體合作形式包括汽車銷售和廣告合作、場地資源合作、會員權益合作等等。

一邊,車企、經銷商可以利用中石化加油站場地資源,以合資、品牌加盟、場地租賃等形式建設汽車銷售門店,拓展汽車銷售業務。

另一邊,在會員權益上,可將購車優惠、加油、購物、汽車服務、汽車保險和汽車金融等資源整合,開展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

總之一句話,中石化要開始賣車了!

其實,加油站賣車的邏輯很簡單。

根據中石化數據,中石化易捷擁有2.7萬家便利店,是目前中國網點數量最多的便利店運營商,日均進站客戶超2000萬人次。

線下有站點,線上又有人氣,這樣的資源不拿來賣車豈不是可惜了。

說實話,這些資源用來干點啥,好像都能成,但就是想用來賣車,卻實實在在的存疑。

加油站的優勢就是人氣夠旺,但人氣能變成銷量嗎?

我們不如舉這樣一個例子,像萬達CBD這種商超,人流量夠大吧,不僅僅是各種汽車品牌喜歡在商超一樓大廳擺上兩台展車,造車新勢力仿佛也特別喜歡在這類場所廣設體驗店,甚至於地下停車場就可以帶著客戶去試車。

但事實上,這裡的賣車效果只是一般般。

曾經有某造車新勢力的一位品牌店長與我探討過這個問題,店長表示:你瞧瞧,我店裡來看車的人多吧。體驗店開在商場裡就是有這個好處,大家逛商場無聊了,走著走著就會進來看看,或者是出於好奇也會進來看看。不過,真正說是進店有意向買車的人,還是太少了,轉化率太低。

顯然,加油站賣車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首先,大家去加油站的目的是什麼?就像我們逛商場是為了逛街購物,去加油站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加油,並不是為了買車。

而加油的常態是什麼,進站加油,搞完一腳油門開車就走,動動手或者動動腳,絕對不會瞎叨叨。

當然,聽說第二天油價要上漲了,說不定當天晚上會連夜衝到加油站排隊,這個時間可能有點長,但那也不如關上車窗,刷刷抖音小視頻,聽聽電台廣播的小曲自在。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誰有這個閒心去聽加油小哥兼汽車導購在旁邊巴拉巴拉呢?

當然會有,但是不會太多,聊個閒天還是可以的。

其次,去加油站的車主,若是有購車意向,其實大多都屬於二次購車了,畢竟除了借朋友的車、租賃公司的車之外,絕大多數開的都是自己的車。

而對於這些老哥們來說,因為有買車、用車、養車甚至是修車的經驗,他們對自己二次選購的車輛,大都會有比較清晰的目標。

今兒我考慮過給自己換一台豪車,明兒想著最起碼換台好車,後天想的也可能是為了家庭換上一台舒適點的車。

咱先不管這些想法哪個能成,最起碼車主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譜,到了加油站說買就買的幾率可不太大。

最後還有一點,汽車便利店的運營確實不錯,顧客也不少,但這種盈利是建立在消費者「順便」的基礎上的。

很多時候,大家就是剛好去買個水、買個麵包或者買盒煙,都是順便買點這類的快消品。你聽說過有人特意開車跑到加油站,只為去易捷便利店買點東西嗎?

汽車是耐消品,它和飲料、零食不一樣,順便買一輛新車的話,這心屬實有點太大了。現階段,大家還是更傾向於,買家具就去家具城,買電子產品就去品牌旗艦店,買車還是得去4S店。

這就像前一段時間的汽車直播。有人說,看過幾次直播賣車,一場直播好歹有個千兒百台的銷量,但我們也該看到,直播賣車也存在著邊際效應。

起初,總有人因為好奇、圖個新鮮,加上主機廠優惠力度大,於是在直播中下單買車,但直播次數多了,觀眾的好奇心沒了,直播賣車也就成了個噱頭,很難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

名人帶貨可行,有話題有流量,但與此同時其中的成本花銷相信並不會比辦一場發布會的開銷少;經銷商自己直播呢,相關人員不夠專業,店內主播全程尬聊,粉絲興趣缺缺。

直播賣車現今並沒有一套標準而成熟的機制和服務體系,更多時候是資本意志在作為,難以成就實體效應,直播帶貨對汽車來說,更像是一個短期現象,而並非新的風口。

就像直播只是賣車的一種補充,大多數人都是圖個新鮮,當然能搶到半價車確實是賺到了。加油站賣車也是一樣,它肯定會提出一定的優惠,但能優惠半價嗎?相比於廠家優惠政策,加油站是多給幾張油卡嗎?吸引力還是太小了。

總結來看,加油站賣車這種模式可以有,但它依舊不會成為現如今用戶的主流買車方式。一句話,聊勝於無,試試唄,說不定土豪多金呢?

怎麼說呢,連加油站都要開始賣車了,那與主機廠合作的零部件供應商是不是也該操練起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xuzanMBnkjnB-0zTo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