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清明上河圖」!南公園片區最新規劃出爐

2019-12-25     樂居網福州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和《福州市公園路、馬廠街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修編)》出爐!倉山和台江將添具有歷史底蘊的生活社區!

南公園將重建清明上河圖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功能定位為以河坊、街區為載體,以朝貢文化、內河文化、市井文化為主題,打造具有中外商貿交流為特色,民間傳統文化特徵,展現「清明上河圖」圖景的歷史文化街區。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核心保護範圍為,東至萬壽橋、萬壽一道、天后宮(媽祖廟)一線,南至龍津小學北側圍牆,西至南公園西側、路通河西岸、路通橋一線,北至國貨路,面積約 8.11 公頃。詳見「保護區劃圖」。建設控制地帶為核心保護範圍之外,東至六一中路,南至新港路,西至規劃中選路,北至國貨路,面積約 14.47 公頃。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規劃形成「一街、一帶、兩園、三區」的功能結構:

「一街」:海絲風情街。結合保護開發策略打造東西向串聯打鐵港公園、南公園朝貢文化綜合展示區、海絲商貿文化拓展區的主軸線,形成新舊對話、文化與商貿對話的格局。

「一帶」:古河口濱水休閒帶。依託打鐵港河整治改造,還原歷史埠頭,規劃親水碼頭、沿河規劃商業設施,形成濱水活力休閒帶。

「兩園」:南公園、打鐵港公園。整治提升南公園,打通與歷史建築群的通道,形成緊密的空間聯繫;在國貨路與六一中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塊,規劃為公園綠地,形成打鐵港城市公園休閒綠地,同時作為該片區的人流入口。

「三區」:南公園朝貢文化綜合展示區、商貿文化拓展區、混合功能街區。在歷史建築群的核心區域,利用文物、歷史建築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成南公園朝貢文化綜合展示展示的區域,包括文化展示、文化商務、文化商業、文化辦公等功能;在打鐵港的河灣地帶的建設控制地帶區域,在恢復歷史肌理的基礎上,結合南公園地區歷史,形成商貿文化拓展區,包括商務商業、潮玩娛樂、休閒購物等功能;在規劃範圍南側保留現有的居住小區、特藝城,規劃街道中心、派出所形成混合功能的街區。

南公園歷史建築群保護規劃

公園路、馬廠街歷史建築群規劃發布

南公園片區最新規劃出爐!

福州市公園路、馬廠街歷史建築群功能定位為福州歷史城區的文化休閒、文化創意產業的集中片區;閩江景觀遊覽帶與城市商業軸上的重要節點;倉山地區具有歷史底蘊的生活社區。

南公園片區最新規劃出爐!

公園路歷史建築群核心保護範圍分兩片劃定,總面積3.08 公頃。其中,北側核心片區東至倉山區房管局宿舍圍牆,西至公園路,南至三一弄,北至何氏十二間排、白鴿樓北側,面積 1.63 公頃。南側核心片區為東山別墅群,東至公園路,西至省電力試驗所宿舍及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宿舍區一線,南至復園路,北至倉前筠圃、公園路 14 號北側,面積約 1.45 公頃。

公園路歷史建築群建設控制地帶為核心保護範圍之外,東至積興里東側沿線建築以東、福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東側圍牆,西側北段以公園路為界,向南延伸至筠圃、竹園、東山別墅、修廬、復園新村、福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西側邊界,北至何氏十二排間、倉前白鴿樓北側、福州倉山小學南側圍牆,南至上三路、龍津河北岸,總面積約 15.76 公頃。

馬廠街歷史建築群核心保護範圍為可園、以園、夢園、愛廬、忠廬、拓廬、建園、碩園、鼎廬、宜園、馬廠街 27-29號院落圍牆所圍合的範圍,面積約 1.48 公頃。

馬廠街歷史建築群建設控制地帶為核心保護範圍之外,東至規劃路-馬廠街,西至福海路,北至對湖路,南至學府林居北側入口,向東延伸至可園南側圍牆、以園南側圍牆、海軍部隊南側圍牆、碩園南側圍牆、鼎廬南側圍牆、宜園南側一線,總面積約 3.34 公頃。

南公園片區最新規劃出爐!

公園路、馬廠街歷史建築群規劃形成「一帶、一軸、四片、多點」的規劃結構:

「一帶」:聯繫公園路歷史建築群、馬廠街歷史建築群及處於兩者中間位置的禪臣花園三者之間的發展聯繫紐帶;

「一軸」:公園路歷史建築群北向延伸聯繫煙台山片區的綜合功能發展軸;

「四片」:包括特色商住功能區、民俗文化功能區、創意產業功能區、體育教育功能區;

「多點」:包括文物點、歷史建築、建議歷史建築等建築及其外部空間組成的空間節點。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PNvPG8BMH2_cNUgQ8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