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大多都見過,觀賞植物,可是玉米長成這樣您見過嗎?
玉米「君子蘭苗」(有的地方稱「老頭苗」或「耷拉膀子苗」)的發生一直有明顯加重趨勢,對玉米的穩產高產已造成嚴重威脅,成為當前生產上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主要症狀:發生初期地上部葉片出現黃白色縱條斑刺激苗分櫱,在玉米6——8片葉時,出現節間縮短,幼苗呈簇生狀。拔出苗撕開根莖部可見已變成黑褐色,隨後就會出現「君子蘭苗」狀的畸形苗。
發病的原因:經有關專家研究初步認為玉米苗期被地下害蟲危害所致。尤其是金針蟲危害和其後受玉米旋心蟲等害蟲危害,使根莖部位造成傷口,再被真菌,細菌等病菌感染使玉米生長點受害而不能正常生長所致。
逐年加重。嚴重地塊受害株率達40--50%,受害植株不結穗,減產10--15%,應引起高度重視。日前還沒有數據表明君子蘭苗的發生與種子有關。
一、為害症狀
玉米主要在苗期受害。5月末至6月上旬玉米旋心蟲在近地表面2--3厘米根莖或交界處蛀人,向上為害,蛀孔近圓形或長條狀裂痕,呈褐色,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易從蛀孔侵染植株。玉米旋心蟲為害後8--10天開始,生長點受害不能正常生長,引起植株矮化,中上部葉片出現黃綠條紋症狀。黃綠條紋持續時間、植株矮化程度與玉米受害時的葉齡關係密切。玉米苗6—8片葉期受害,嚴重時個別葉片捲曲或出現排孔,花葉萎蔫枯心或形成枯心苗,節間縮短,分櫱較多,幼苗呈簇生狀,植株畸形,俗稱「君子蘭」苗。拔出苗撕開根莖部可見已變成黑褐色。
玉米旋心蟲為害植株症狀與玉米病毒病和花白苗相似,其主要區別是旋心蟲為害後.在玉米苗根莖處留有褐色蛀孔或裂痕。一般玉米旋心蟲多為順壟為害,轉株性強。植株出現明顯症狀時,害蟲已轉株為害,害蟲從蛀孔返回,鑽入地下,很難找到蟲子。
二、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倒茬,避免重茬、減少害蟲越冬場所。
2、結合整地,把玉米根茬撿出田外集中處理,降低蟲源基數。
3、藥劑防治:在旋心蟲為害初期,用農用鏈黴素500倍液+毒死蜱400倍液+適量高氮葉面肥+生根劑噴苗莖基部,要噴濕根周圍的土壤。在下午6-7點時最好,5--7天噴一次,連噴2次,可強力殺死已鑽進根莖內的旋心蟲。
4、播種前做好種子包衣處理或提前施入預防地下害蟲的藥劑,以減少病菌感染機會;
5、玉米採收後秋翻晾地,能利用鳥類等天敵吃掉一部分蟲體,冷凍又可凍死一部分害蟲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周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匯晟元頭條號文章發布預告: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復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