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流行飲品,奶蓋茶無疑可以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其中的佼佼者。現今層出不窮的奶蓋茶品牌遍布全國,消費者們甚至願意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排隊,只為買一杯奶蓋茶。喜茶更是靠「芝士奶蓋」這一口碑打響了自己的招牌,成為飲品行業中的領航員之一。大部分消費者都是通過喜茶才了解到並且喜愛上了奶蓋茶,所以很多消費者都自然而然的認為喜茶是奶蓋茶的創始者。但其實追溯到奶蓋茶的源頭後,我們才了解到奶蓋茶並不是由喜茶創造。
奶蓋茶的做法與奶茶有本質上的區別。製作奶蓋茶可以選取不同口味的茶作底,紅茶、綠茶、烏龍茶皆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在選取茶做底之後,點睛之筆就在於附在茶底上方的一層輕盈綿密的奶蓋泡沫,也就是將奶油與芝士配合在一起,經過攪打直至稠狀而成。芝士加入在奶油中,使攪打出來的奶泡能夠達到更高的密度,具有一定的厚重感,與此同時芝士的絲滑口感又能很好的平衡茶底所帶來的苦澀。聽起來像是大膽新奇的搭配,卻能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
其實早在奶蓋茶之前,咖啡也有過類似的搭配,也就是瑪奇朵咖啡,即是在濃縮咖啡上加上一層奶泡。但瑪奇朵的口感與奶蓋不同,為了搭配濃縮咖啡,通常瑪奇朵的甜度會更高。此外,咖啡中奶泡密度較為稀疏,會較快的融入咖啡里,而由於奶蓋中含有芝士,厚重感也會使得奶蓋停留在茶底上的時間較長。如果說瑪奇朵搭配咖啡在口感上是極甜與極苦的碰撞,那麼奶蓋茶則在視覺效果上給人帶來一種雲朵飄浮在湖面上的感覺,即輕柔又順滑。
說到「網紅」奶蓋茶品牌,我們首先能夠聯想到的一定是喜茶,但奶蓋茶其實並不是源自於喜茶。作為第一個將台灣珍珠奶茶帶入大陸地區的品牌,快樂檸檬在2009年首次嘗試將芝士與奶油進行結合,研製出了「岩鹽芝士」系列,也就是奶蓋茶的「前世模樣」。其中包括「岩鹽芝士綠茶」,「岩鹽芝士紅茶」,「岩鹽芝士奶茶」等等。
這種新式奶茶,將奶與茶進行分離,並且將原本以甜味為主的奶油中加入了帶有鹽味的芝士。聽起來是十分大膽的搭配,卻意外的受到了大眾的青睞。但可惜的是,雖然奶蓋茶的歷史是由快樂檸檬所開創,但它並沒有讓奶蓋茶成功打入消費者們的心裡。而真正讓奶蓋茶被大眾所知曉的品牌則是源自台灣的四雲奶蓋貢茶(原漾漾好貢茶)。
四雲奶蓋貢茶品牌源自於台灣,於2011年在大陸深圳地區設立了總部,其中主推的產品就是經典奶蓋茶。四雲奶蓋貢茶原名為漾漾好貢茶,品牌強調對於產品質量的把關,無論是茶底還是牛奶都採用新鮮優質的品源,清新舒爽的茶味搭配上濃郁鮮醇的奶蓋,使得漾漾好貢茶自進入大陸地區後,便一直受到部分消費者的追捧和喜愛。
但漾漾好貢茶在商業上的成功,也給一大批商家嗅到了商業契機,開始對其產品和品牌進行模仿。漾漾好貢茶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在2016年時,便將品牌名稱改為四雲奶蓋貢茶,同時將品牌LOGO也進行了調整。儘管四雲奶蓋貢茶使得奶蓋茶逐漸被大眾所知曉,但並沒有起到一個廣而告之的作用。比起「一線明星」——珍珠奶茶來說,奶蓋茶依然只是一個處於「十八線」不知名的奶茶品類。
將奶蓋茶捧「紅」的正是喜茶。喜茶原名為皇茶,於2012年誕生於廣東省江門市。雖說源自於小城市,但喜茶僅用短短几年時間就一躍成為中國飲品業中的代表品牌,在國內的品牌印象甚至能與星巴克相提並論。「奶蓋茶」風潮自此開始席捲全國。喜茶的成功,除了體現在品牌營銷上,它對奶蓋茶進行的進一步的創新也是另一個原因。過去奶蓋茶的定義僅限於奶蓋搭配茶,但喜茶則進一步開創了奶蓋茶的可能性,將奶蓋與水果搭配起來進行售賣,推出季節限定的芝士奶蓋水果系列,例如芝士芒芒、芝士黑提、芝士莓莓等等。
這種飢餓營銷的模式使得大量消費者開始前赴後繼的排隊購買喜茶,這也給推廣芝士奶蓋帶來了較大的幫助。雖說喜茶並不是奶蓋茶的鼻祖,但奶蓋茶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線網紅,喜茶絕對是一號功臣。
而現今,一些國外品牌在察覺到奶蓋茶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之後,也試圖通過探索芝士與奶油的更多可能性,進而打入中國年輕消費群體這一龐大的市場中。其中最為著名的國際奶製品巨頭恆天然集團已經作出了很多嘗試。根據恆天然官方給出的數據可知,僅僅是2018年,靠安佳產品(恆天然旗下品牌)製作的奶蓋茶售量就達到了5億杯之多。過去恆天然在中國市場中的主要渠道是烘培,而現今受到奶蓋茶的影響和推動,飲品這一渠道利潤也能達到與烘培相提並論的程度。
此外,在餐飲業方面,恆天然也力圖通過結合中國美食和乳製品來進行創新。例如芝士蝦滑、芝士春卷以及奶油青團等等美食點心,都在中國地區獲得了較好的口碑。而近期,恆天然更是聯合中國著名啤酒品牌—青島啤酒推出了一款奶蓋啤酒,說不定這也會成為下一個爆款「網紅」。
(撰文:Zoey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