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棉花
繼十多年前「鬧太套」後,黃曉明再次站在了公眾的尬點上。近日,黃曉明因在《中餐廳3》里的「霸總」言行接連喜提微博熱搜。他近年來逐漸淡化的霸道總裁范兒,也從角色設定所限的影視作品徑直穿越到以真實為看點的真人秀,再次被網友們瘋狂吐槽。
而他在採訪中對中年王子病的回應,也令其再次登上今日熱搜。只是對於「擺脫了油膩,好事!」這樣輕鬆樂觀的態度,網友們卻並不買帳,而「中年王子病」一詞實則與油膩也並不衝突。不少網友甚至大開腦洞,就節目內容真情實感地從營銷學及管理學等角度討論起黃曉明的反轉思路。
《中餐廳3》也藉此契機,熱度和收視飆升至前列,但4.1的豆瓣評分,也令該節目備受爭議,除了過度拔高的廣告外,黃曉明霸道總裁式的老闆吸引了大部分炮火。不同於以往真人秀中頻繁的人設崩塌,這次「人設加固」特例惹來的眾多爭議,也引發了關於「明星如何選擇合適的綜藝曝光」的更多思考。
「一言堂」店長的主場舞台,節目人設的契合考驗
本季《中餐廳》的固定嘉賓,除店長黃曉明外,還有素人廚師林述巍、大堂經理王俊凱、財務經理秦海璐和負責收銀、飲品的楊紫,號稱三季以來最高配的餐廳團隊;但條件也更為嚴苛,在義大利陶爾米納為期21天的餐廳經營,起始階段節目組將不再提供充足的啟動資金,而這也成功「召喚」出節目前期的修羅場。
黃曉明作為餐廳的主要決策者,不僅在首期否定簡單開張或者擺攤賺取資金的方法,提出以中國紀念品和食品(粽子、酸奶等)換取食材這種堪稱原始的想法,還在後來秦海璐、王俊凱等一致要求取消費時費力的單人套餐時,仍要不顧實際情況地獨斷專行,力挺「全部做單人份套餐」。其「聽我的,這個不需要討論」等強調自己主導權的強硬態度,以及單人套餐造成混亂後把責任推到廚師身上的無擔當,都招致觀眾不少的反感。
統籌規劃能力的不足,是觀眾認為黃曉明無法勝任店長的又一力證。比如在不主動了解不同菜品烹飪時長及種類的情況下,無視備菜、翻台及人員調度等方面的預估不足,對獨自負責出餐的廚師一味施壓;在餐廳已經滿員、無力負荷的情況下,仍不斷招攬客人。面對廚師對具體套餐種類及訂單數以提高效率的迫切需求,黃曉明卻無法作出明確的答覆,而是一味重複「全部!全部都做」及「不要問了!全部做完」。
在資金緊缺、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黃曉明在食材等支出項的合理規劃及員工職責的分工方面,均暴露出其領導能力的短板和缺陷,而這也令不少觀眾考古起黃曉明在《中餐廳》第一季中的表現。聯繫到此前趙薇對黃曉明自作主張的有力制約和兩屆店長管理能力和協調經營能力的鮮明對比,「趙薇當中餐廳店長」這一話題迅速得到熱議和支持,甚至在趙薇的微博中,出現了不少召喚她回歸《中餐廳》的熱心留言。
在綜藝中充當服務者而非領導者角色,或許無論是對黃曉明還是對觀眾來說,都是一個更為妥帖的選擇。除了在第一季中憑藉身兼跑堂的、採購及雜工等數職的任勞任怨外,黃曉明在2016年參與的孝道類真人秀《旋風孝子》中,「凌晨4點就起床為母親熬粥」、「用各種方法修理(凍住的水龍頭)一個小時」等細節,就不僅得到了節目組的肯定,也曾博得觀眾的好感和認可。
偶像劇腳本的「中年王子」,硬核霸總的「黑歷史」
而結合以往事跡及採訪中的表現,黃曉明在公眾眼中的標籤,除了「霸道總裁的油膩」外,還有人緣好的「老好人」和情商低的「中年王子」這兩個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定位。在《中餐廳》里,他這種時刻想突出自己「對大家負責」的主角光輝,也被無限放大。
在首期中的採購環節,黃曉明面對財務和業務部門關於開支的固有矛盾,本應明確作為店長的主導權,反而採取了見誰都說「你說得對」的「和稀泥」態度,直接導致了秦海璐「花錢花在刀刃上」的財務主張,與廚師的「食材高要求」間的正面對決,進而引發了一輪網友們對於「秦海璐情商」的激烈討論。
黃曉明「偶像派」般的百變話術,也引起了觀眾的注意。執意主張單人套餐時「聽我的,這個事情不需要討論,我一個人說了算」、急需糖蒜姜時「我想盡一切辦法也會搞回來」的霸氣側漏,勸受傷的楊紫去醫院時「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我覺得才管用」的過度肉麻,及開會時將錯誤大包大攬「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委曲求全,都是「霸道店長」的必備言行規範。
在觀眾們對其「迷惑行為大賞」而感到新鮮有趣時,黃曉明此前的「偶像劇」金句也被重新扒出。比如黃曉明在與楊穎熱戀期時,被問及關於女友看法時對自己的過分肯定:「大家可能很多人覺得Angelababy配不上我,但是我真正喜歡她的,不是因為漂亮,而是她單純,善良,非常柔弱,小鳥依人。」而在婚禮上,黃曉明對Angelababy的誓詞:「我的Baby,你完蛋了,接下來你等著吧,我從來沒有對一個人這麼好過!」時隔多年仍能準確戳中觀眾笑點。
黃曉明早年間與演藝同行一起參加活動的新聞也被起底,豐富的素材也加劇了這場「尬而不自知」的全民狂歡。2009年,黃曉明同何潤東參加《泡沫之夏》記者會,豪飲一瓶啤酒後,在台上背對觀眾直接嘔吐;2013年時,黃曉明憑藉《中國合伙人》與張國立共享金雞影帝,曾大言不慚:「國立哥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員,他演了41年的戲,我35歲,我甚至不知道他根本沒得過金雞,我能在今天拿到這個獎也感覺很幸運,說真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個獎項的機會,我願意讓給他。」
在自身性格與節目設置的適配之外,「黑歷史」是否能抗住網友們的細緻「考古」,似乎成了當下明星們選擇真人秀的附帶問題,畢竟犧牲個人美譽度以換取節目熱度的買賣,無論對哪一位明星來說,或許都是值得仔細考慮的虧本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