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沒有「存在感」的地標誕生了,設計師還是普利茲克獎得主?

2019-11-06     碩碩通


淮海路上

最低低低低調的地標

攝影2Portzamparc

在網際網路時代,

憑實力低調更顯珍貴。

食堂君最近就參觀了

2019年上海最低調的地標

上音歌劇院

94年普利茲克獎得主

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

(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

領著大家感受這個建築,

還透露了跟安藤忠雄的一次私聊。

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圖源網絡

外地人只認南京路,

但你在上海住過一段時間,

就知道淮海路的重要性一點不輸它。

上音歌劇院落在淮海路上,

背靠上海音樂學院的校園。


上音歌劇院與街道,攝影2Portzamparc

本來的定位是只服務校園的,

後來調整為城市性文化地標。

包贊巴克想帶來一種詩意的浪漫:

建築本身不是那麼強勢,

很輕鬆地融入日常生活里。

沿著支路汾陽路走一段,

感官上它跟原本教學樓的差別不大。

一來是立面材料類似,

二是體量上打散、高度上控制,

三是在局部跟校園建築相接,

這最後出落了這個低調的建築。


上音歌劇院與音樂學院,攝影2Portzamparc

上音歌劇院的市民廣場,攝影2Portzamparc

上音歌劇院的校園入口,攝影2Portzamparc

這個平淡的開場,

可能讓很多建築初學者有點失望,

但這只是豐富內涵露出的一角。

給街道一種無風格的浪漫

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

「建築奧斯卡」普利茲克獎94年得主,

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

城市規劃設計師和藝術家,

還獲得過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1994年普獎頒獎典禮,圖源普獎官網

部分普獎得主,圖源普獎官網

他前後的獲獎者,

包括了安藤忠雄、槇文彥、西扎

這些作品和名氣都很高的大師。

相較而言,

他本人真的是非常低調了。

這種低調的個性,

還有並不突出的設計風格,

也許是數字媒體編輯最害怕的。

如何來定義他和他的作品?


上音歌劇院的城市入口,攝影2Portzamparc


跟安藤那種強烈個人風格相反,

他很難被貼上某類標籤。

你太容易錯過這個建築師的世界了,

因為這一切都太「剛好了」!

建築和街道隔著「半層」牆,

創造了一種共融的風景。

上音歌劇院的穿孔立面,攝影2Portzamparc


他回憶起跟安藤忠雄的談話。

安藤說:我太羨慕你了,

因為你可以嘗試很多風格,

而我只有一種。


上音歌劇院的穿孔立面,攝影2Portzamparc

他曾跟《第一財經日報》說:

「不論為什麼樣的業主,

在哪裡營造什麼樣的建築,

我只秉承一個原則。

我是一個快樂的人,

建築師的職責就是讓城市快樂起來。」


上音歌劇院的城市視角,攝影2Portzamparc


讓現代人感受一次200年前

上音歌劇院建築面積約32000㎡,

包括了1個歌劇廳、4個排演教室,

1個交流報告廳和相關用房。

最重要的歌劇廳有1200座,

採用的是現在相對少見的馬蹄形。

上音歌劇院,攝影2Portzamparc

觀眾席呈現出半包圍式環形。

樂池演奏家和舞台表演者融合度更高,

形成了一個與觀眾相對應的整體,

臨場感和互動性好,

適合演出古典西方歌劇和浪漫派歌劇。

巴黎歌劇院,圖源網絡

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圖源網絡

德國柏林喜歌劇院,圖源網絡

古典馬蹄形劇場通常富麗堂皇,

色調多以金色、紅色為主,

洛可可式的穹頂壁畫、浮雕、吊燈,

營造出一種上流社會風範!

而上音歌劇院的驚艷也在於此。

設計團隊創造了銀河般的歌劇廳,

不規則的線條和內飾面自由浪漫,

同時也有聲學上的考慮。

上音歌劇院觀眾席,攝影2Portzamparc

座椅被設計為藍色,

這樣的暗色調讓人更聚焦舞台。

三層樓座通過合理的測算,

保證觀眾席至少能看到樂池指揮的面部。

上音歌劇院座椅,攝影2Portzamparc


當人們抬頭看,

會發現包贊巴克設計的彩繪天花。

天花可根據劇目性質而升降,

滿足不同的聲學要求。


上音歌劇院天花,攝影2Portzamparc

1791年,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魔笛》

在維也納維登劇院首演;

2019年,上音歌劇院正式開幕,

由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帶來的《魔笛》再度上演。

建築與音樂生生不息。

《魔笛》,圖源網絡

讓空氣多一分藝術的味道


除了建築創作和設計教育,

他還有一個興趣,

就是雕塑與繪畫等藝術創作。

這個興趣也被放大到建築中。

交響樂排演廳除了聲學效果很棒,

也有一大片懸浮的藝術天花,

讓這裡一下子注入了激情。


上音歌劇院排演廳,攝影2Portzamparc


藝術化的設計隨處可見,

仿佛人們走進的不僅是一個歌劇院,

而是一家美術館。


上音歌劇院門廳,攝影2Portzamparc

包贊巴克通過有秩序的組織,

將空間複雜性和諧地組織在一起,

為空間加入了一種「浪漫舞步」。

這種浪漫是輕鬆自在的,

又是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在這個瘋狂的時代,

每個人都希望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但擺脫風格的設定,

用一種更寬廣的視角看待建築問題,

是不是也是一種反叛精神呢?

最後,食堂君提前透露下:

包贊巴克設計的蘇州灣文博中心

預計2020年5月完工,

大家都拭目以待吧!


蘇州灣文博中心效果圖,2Portzamparc


蘇州灣文博中心施工照片,2Portzamparc


業主:上海音樂學院

建築方案設計單位:2Portzamparc

主創: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合作設計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聲學設計:法國徐氏聲學

舞台設計:英國劇場項目諮詢公司TPC

攝影:邵峰

部分圖片源自2Portzamparc,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V-FP24BMH2_cNUgpL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