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高原的明珠——青海湖

2019-05-14     南宮的火哥

青海湖蠻美的。一句話激起了我對青海湖的嚮往。我想像著青海湖:煙波浩渺,蒼蒼茫茫。高原明珠,美輪美奐。想像歸想像,我還是抵擋不住誘惑。青海湖,讓我的心跳加速,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她的美。她橫亘在高原上,似乎把高原所有的水都集中到這裡,它成了水的世界、鳥的世界、美的世界,我輕輕呼吸著,生怕打擾了她的睡眠,就讓她處在深深的睡眠中吧。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鹹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

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

青海湖長105公里,寬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和鹹水湖,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位於東經99°36′~100°16′之間,北緯36°32′~37°15′之間。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大通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間。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離西寧約200公里。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面積48平方公里,系鹹水;一名耳海,面積8平方公里,為淡水。

歷史傳說

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湧。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

還有的說,是當年東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一百零八條湖水,匯成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龍王。還有說是當年孫悟空大鬧行宮,被二郎神追趕到這裡,二郎神非常口渴,就發現了這個神湖。

西王母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為中國古代崑崙神話中的重要人物,傳說青海湖是其最大的瑤池,每年農曆六月六西王母會在此設蟠桃盛會,宴請各路神仙。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內設有王母娘娘雕像屹立於青海湖畔,供遊客瞻仰。

水怪

「海怪」在環湖土著牧民中流傳了幾百年。清乾隆初年編修的《西寧府新志》中具體記載稱有:「青海住牧蒙古,見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質黑文,毛雜赤綠,躍浪騰波,迅如驚鵲,近岸見人,即潛入水中,不知其為何獸也」。水怪的出現地點都是在海星山與湖的東岸之間,曾目擊湖中怪物者尚有數十人,據稱其特徵是:形體較大,顏色呈黑黃色。

環湖及周邊主要景點為日月山、倒淌河、湖裡木溝岩畫、橡皮山、茶卡鹽湖、茶卡寺、伏埃古城、鳥島、海心山、北向陽古城、舍卜吉岩畫、尕海古城、金銀灘草原、原子城西海鎮、沙島、西海郡三角城。

青海湖,收卷了祖國大地上的風景,濾去了世間的塵垢,又把一縷清風送入你的心中,她美不勝收,美美常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t7R-2sBmyVoG_1Zb6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