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眾志成城,河北趙縣尋常故事在傳遞著溫暖的力量

2020-02-15   聲宏紫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心,當此非常時期,大家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做貢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發生在河北趙縣的疫情溫暖故事,在傳遞著溫暖的力量。這些平平常常的故事,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抗擊疫情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不是孤軍奮戰的個體,而是同舟共濟的「我們」。


(一)我們定能不辱使命,平安歸來

2月12日上午,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五批隊員為首批進駐江岸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舉行了入艙動員儀式。趙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焦曉麗、趙縣婦幼保健院內科醫生楊明利、趙縣中醫院急診科醫生張英良隨隊出征。


趙縣支援湖北醫療隊


剪掉青絲,你們依然是最明媚的人。女生都很愛惜自己的秀髮,但為最大限度的方便工作,保護自己,隊里的醫護人員都剪掉了頭髮。堅強的焦曉麗骨子裡透出作為醫者的仁心,她的工作地點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醫院位於武漢市江岸區後湖大道99號,是一所新建且剛剛啟用的方艙醫院,由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改建而成。


焦曉麗

焦曉麗介紹說:「這所方艙醫院內部空間很大,用隔斷臨時隔成了A、B、C、D 四個區域,總共1000張床位,我們河北醫療隊負責A區372張床位的醫療護理工作」。方艙內部給病人配備了水壺、拖鞋、洗漱用品、檯燈等的生活用品,甚至還貼心的配了眼罩、讀書角、每個床位都有插頭,各種設施比較齊全,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生活需求。


方艙

夜晚降臨,她們脫防護服認真消毒,從方艙回到酒店。明天的班是14:00到20:00,雖然排班是六個小時,但這一整個工作團隊有40人,20人護理,20人醫生,做完整個穿脫任務還需要2小時,進倉、艙內工作、出倉加起來大概得快八個小時了。

(二)抗「疫」不讓鬚眉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趙縣王西章鄉婦聯,迅速發出《王西章鄉婦女聯合會致全鄉廣大婦女姐妹的一封信》,全面動員,團結帶領全鄉廣大婦女姐妹充分發揮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有序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她們,有70後,有80後,有90後,疫情當前,一聲令下,放下家中的孩子、老人,迅速返回到了工作崗位。數據精準統計、監測對接隔離、入戶摸底排查、綜合協調服務、勸告宣傳慰問、崗前督導協值她們,聽從指揮,沒有抱怨、推諉,勞累時互幫互助,疲憊時互相打氣,分工協作,加班加點……他們用熱血兒女的柔情和赤誠,頂起了基層防控的半邊天。


入戶宣傳、義務消殺、站崗執勤、勸阻外來車輛……把廣大婦女的力量緊緊凝聚在抗疫一線。洒掃庭廚,拈花微笑,這是最美家庭的期盼。從自身做起,不串門,不聚會,不添亂,積極進行愛衛運動,扮靚居家環境,帶動美麗庭院創建,以實際行動堅定戰「疫」信心,築牢家庭防線。

(三)悄悄為村民做「暖心事」

在楊戶辦事處東門村,有這樣一群黨員,在身體力行阻擊新冠疫情的同時,還悄悄為鄉親們做著「暖心事」。2月1日,東門村支部書記孟令須號召全村黨員在抗擊疫情中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此番倡議可謂是一呼百應,全村收到捐款六千元整。孟令須說:「現在疫情緊迫,我們就是和時間在賽跑,多耽誤一分就會讓村民多一份危險」。他馬不停蹄帶著大家的捐款趕赴縣城購買消毒液和防護口罩。下午把口罩和消毒液一運回村子,便開始了緊張的分發工作,把消毒液分發到村子裡家家戶戶。支部副書記楊京朝為百姓配製消毒液把手腐蝕的出血毫無怨言。志願者們為村裡守著門戶,24小時值守。支部委員楊翠林帶病堅守崗位,負責黨建雲網絡,將防疫情知識和好人好事第一時間發布出去。


趙縣賢門樓三村的基層黨組織,在第一時間安排疫情防控宣傳、消殺防疫、進村卡點的值勤和返鄉人員的排查工作。為保證24小時卡點值班不間斷,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村黨支部組織3名黨員,帶動4名熱心群眾,組成志願小分隊,分班輪流值守,並協助村幹部排查登記工作。從正月初三開始,村裡的大街上每天都有3輛電動三輪在定時開展消殺作業,同時負責把灌裝消毒液分發給戶里,用於自家消毒。


年輕黨員戚超遠和村黨支部書記書戚偉民聯繫,說想為村裡做點事。考慮到口罩、消毒液等物資逐漸短缺,戚偉民和戚超遠一大早便開著車趕赴縣城,跑遍各個藥房,尋找、購買到了一批口罩和消毒液,共計花費5964元。這批物資通過鄉黨委一部分無償分發給了鄉里其他9個村站崗值勤志願者,一部分分發給本村村民。兩人又各自拿出800元,計入村裡防疫公益基金。63歲的老黨員戚軍章則在村裡搞起了義務宣傳,向村民普及防疫知識。


(四)隔離病毒,愛不隔離

趙縣南柏舍村李進波和女朋友吳培培平時都在江西工作,兩人原本定於正月初八在老家趙縣舉行婚禮,但疫情當前,二人毅然按照趙縣「紅事」緩辦的通知要求,推遲了婚禮。新娘吳培培說:「婚禮雖然推遲了,但幸福和愛不會延期!」


疫情發生後,趙縣在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排查,全面徹底掌握人員底數的同時,堅持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決堵住疫情傳播隱患。出台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規定,確保從源頭避免人員聚集、交叉感染。正月初八是個結婚的大喜日子,前大章鄉專門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加強紅白事管理的通知》,通過農村大喇叭進行不間斷宣傳廣播。全鄉有10多對新人推遲了婚禮。疫情面前,全縣城鄉群眾自覺嚴格遵守紅白事相關規定,紅事推遲,白事簡辦。引導全縣群眾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五)大愛無疆,雪中送炭

隨著疫情的發展,防控物資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一線醫護人員和公安幹警得不到防控護具,無法得到有效的防護。趙縣宋氏眼鏡總經理張春峰決定捐贈一批護目鏡,儘管護目鏡進價比平時上漲了三倍!此次,共捐出護目鏡以及若干消毒和生活物資價值34850元。


他們根據需求確定了捐贈名單,首先是趙縣三個發熱病人定點接收醫院。趙縣人民醫院,是規模最大的第一醫院,他們捐贈了150副護目鏡,考慮到醫護人員有可能因為疫情防控無法按時吃飯,他們又購買了30箱純凈水和10箱手撕麵包一起捐贈;向趙縣中醫院捐贈了100副護目鏡和10箱純凈水以及10箱手撕麵包;向趙縣婦幼保健院捐贈了50副護目鏡、10箱純凈水和10箱手撕麵包。


每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都說:這批物資真是雪中送炭啊,太需要了,太感謝了!趙縣一線參戰的公安幹警、公益組織螞蟻應急救援隊也得到了捐贈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