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是家長和老師溝通的重要橋樑,與日常的家長群交流不同,家長會有更強的儀式感和現場交流效果,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影響更正式,形成的壓力也更大,起到的督促作用更好。
按說,每個家長為了參加家長會,都會稍微準備一下,畢竟代表了孩子的臉面,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好印象,這樣對孩子的交友圈也有一定的影響。
但有些特殊職業,遇到的情況就比較複雜。
一位清潔工參加孩子的家長會,被班主任攔著沒讓他進,網友為班主任點贊。
最近臨近年關,為了讓城市變得清潔美觀,"城市美容師"們,任務量日益增加,尤其是春運造成的人口流動變大,重點需要在各個站點進行清潔,以保障城市整潔。
一位清潔工,前幾天得到消息,孩子班上要組織家長會,他開始和同事調了班,雖說自己沒什麼大本事,不能幫孩子掙面子,但坐在那裡,也讓人知道自家孩子是有個依靠的,這是他這個父親,能給孩子最單純的愛。
然而計劃跟不上變化,任務壓力重,調班的同事病了,全班組都在為了迎戰"城市清潔"出勤,甚至自己都得值班到很晚,不得不穿著工作服參加孩子的家長會。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班主任提前認出了他,並攔住他,跟他說:"你是孩子的爸爸,孩子其實在班上一直有些自卑,有時候他不是很願意說自己的爸爸做的工作。雖然對我們成年人來說,職業無貴賤,但孩子的心思有時候很敏感,需要家長和老師細心一些,所以這次我不太建議你這樣進去,當然如果你覺得孩子沒關係,那就算我做老師的多事了,您自己決定吧。"
有的網友為老師的行為點贊,認為老師這樣做是比較貼心的表現。因為,孩子不是成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敏感和態度,"攀比"是孩子心中非常正常的特點。雖說父母職業沒有貴賤之分,但對孩子來說,光鮮的背景,總是更容易讓自己產生驕傲感,反之則容易產生自卑情緒。老師也是為了孩子的心態著想。
但有的網友則認為老師有歧視之嫌,為什麼就不能大大方方地讓清潔工父親,穿著工作服參加呢?就因為做清潔的時候,工作服上會有異味?那都是為了給大家的環境做出的犧牲,沒有人有權利把他們放到"鄙視鏈"的底端,這都是沒素質的體現。
我認為,這位父親對孩子是非常重視的,他為了參加孩子的家長會,衣服都來不及換,想來只要有一絲可能,他都會回去換件不華麗,但至少普通的衣服前來。正是因為為了工作付出,有不得已的原因,才這樣來到學校。
雖然我們可以說"職業無貴賤",但對孩子來說,意味是不一樣的,如果光靠"理念"就能控制好悠悠眾口,語言也就沒有"殺傷力"了。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給孩子留下一絲躲避"自卑"的空間,至少老師的出發點是很好的。
有些家長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穿工作服來到學校,在家長和孩子中,給自己孩子貼上所屬職業的標籤,從而給孩子來帶不同的情緒感受。
我們當然希望天下大同,無有貴賤,不會有人因為你穿清潔工的工作服,對孩子低看一眼。
10年前,曾經上過電視的重慶"棒棒軍"冉師傅,用自己的肩背,給孩子和家人在市中心掙了一套房,他的職業沒有什麼特別的,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員,但大家會對他特別關注,也是因為他十年前帶著孩子拖貨,認真而辛苦。
如今他的兒子13歲了,當上了班長,學習成績頂呱呱,一家人也住進了市中心,不再擔憂房租漲價和房頂漏雨。
誰敢說他的職業比誰低上一頭?
只要辛勤耕耘,靠自己的努力,踏踏實實吃飯,確實可以成為一家人的驕傲。
只是,那位攔住清潔工父親的老師,對所有人的言論沒有信心,面對屢屢發生的"校園欺凌",他選擇了妥協,但這有錯嗎?
保護孩子的心靈,終究是沒錯的。就算有錯,也是那些自以為是,但防不勝防的"悠悠眾口"的錯。
眾口鑠金。
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坦誠地面對父母的一切,而不會因為"人言可畏",不得不背上"自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mXTem8BMH2_cNUgP5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