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四種境界,你是哪一種?

2019-09-27     讀書有范

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來源於溝通不暢,一個人的知識修養、社會地位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溝通水平。

網上看到一種有趣的圖,正好彰顯了社會上四種人的四種溝通境界。



01

第一種,很有財的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當你想批評人時,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

按理說越有錢的人格局越大,視野越寬,看到的風景應該最廣,但其實,現實生活里,有太多人因為身處在富裕的環境卻喪失了對底層者應有的尊重和悲憫心。

有人連飯都吃不飽,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

有人一輩子都沒坐過飛機,有人卻問:「都2019年了,還有人沒出過國嗎?」

和這樣的人溝通,你會發現,金錢給予了他太多令人厭惡的優越感,他壓根看不到中層、底層群眾的生活百態,也理解不了在自己身上可以輕鬆解決的問題,換在別人身上為何那麼艱難。

這樣的人,會習慣站在制高點上俯視他人,卻從不深刻反省自己從一開始就比普通人擁有了太多。

02

第二種,有小才卻無財的人

讀過一些書,生活卻始終沒有什麼起色的人,思維容易固化。

古人常說「自命清高」,說得就是這種人。

塵世間,大家本都是俗人,誰也沒有比誰高貴到哪裡去。

死讀書的人,也並沒有在智商方面占領高地,反倒是自以為看到一點風景就覺得比別人領先幾步。

和這樣的人溝通,你幾乎都會被稱為被諷刺指責的一方,有些人說著說著還要扯些名人名言來給自己的話鎮場子,故意賣弄文化,顯得可笑而不自知。

這樣的人,本身的知識積累還達不到一定程度,容易產生自傲心理,溝通起來讓人心累。




03

第三種,有才又有財的人

讀過書、看過世界、也在社會上磨練過、憑自己本事賺錢的人,溝通起來才是最順暢的。

正如圖中所示,他能擁有最好的視野,也能擁有最好的風景。無論是高處的世界,還是低處的生活,他都看過、經歷過。

也因此,相比其他人,他能擁有更寬闊的胸懷和更體貼的包容心。

和這樣的人溝通,你會覺得身心舒暢,而往往當你覺得一場交流越是覺得輕鬆愉快,和你交流的人思想層次就越高。

他能有向上發展的能力,也有向下包容的耐心。

04

第四種,無才也無財的人

溝通起來最讓人難受的,是無知且窮的人。

因為長期生活環境的限制,他們看不到世界的變化有多快,所見之處,都是重重障礙。

哪怕現在網絡上免費的學習資源有很多,但他們已然習慣輕鬆簡單的思維方式,寧願整天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也不想折磨自己的腦袋。

和這樣的人溝通,你會覺得是一種折磨,來來去去都是相似的、膚淺的論調,聽著讓人覺得乏味又無聊。

05

有人說,要了解一個人的眼界和思想,和他聊一場天就知道了。

溝通的過程,也是在互相輸出的過程,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藏著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見過的人。

經歷越是豐富,讀書越是深透,心胸越是豁達,越是能讓一場聊天變成有價值的輸出,讓聽者由心而發地感覺到舒服。

願你我做一個謙遜的行者,始終奔跑在向前進的路上,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一路成長,一路精進。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hqmcG0BJleJMoPMrQ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