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多少錢,才能實現一線城市養老自由?

核心提示:要想在一線城市實現養老自由,難點在於如何實現可持續收入完成退休目標儲蓄,如何解決晚年的醫療保障問題?

各位在北上廣深打拚的社畜,有沒有想過退休後繼續留在工作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養老?

待了大半輩子的城市,或許已經比對家鄉還要熟悉,從適應性來說不是大問題,況且,一線城市在醫療保障等各方面條件相對來說會更加好。

但你有沒有算過,要在一線城市實現養老自由需要多少錢?

前幾天,富蘭克林鄧普頓最新發布了《中國內地退休入息策略及預期統計調查》,調查顯示,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平均退休目標儲蓄約為400萬元。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在心裡嘀咕,原來自己就連在退休目標儲蓄上也拖後腿了。

而關於養老,大部分人最大的擔憂是健康問題,63%的受訪者將醫療及相關醫藥費用列為退休開支的首要考慮因素。

菜保來給大家劃一下重點,根據這份報告,要想在一線城市實現退休目標儲蓄為400萬元的養老自由,難點在於:

1、如何實現可持續收入完成退休目標儲蓄?

2、如何解決晚年的醫療保障問題?

01

在調查中,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平均退休目標儲蓄約為400萬元。

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只有5%的受訪者表示,能夠實現養老自由,在經濟上已經做好隨時退休的準備。

52%的未退休人士表示,儲蓄情況仍未走上正軌,還有28%的受訪者表示,難以達成當初定下的目標。

調查顯示,在中國內地,個人儲蓄是退休的主要資金來源,那麼,要想達到400萬的退休儲蓄目標,一年要存多少錢呢?

假設65歲退休,22歲開始畢業工作,只要不是鐵飯碗,少不了會有求職空窗期,所以工作時間取個整數40年,也就是平均每年要存下10萬,才能在退休時存到400萬。

而從當前的大數據看,對於大部分普通工薪族來說,要想通過工資實現400萬儲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不吃不喝,每年也未必能存下10萬來。

2018年,全國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浙江,2018月均可支配收入才不過分別為5349元、5197元、3820元。

在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時,全國的個人所得稅繳納人數大約為1.87億,在新稅法將3500上調為5000之後,全國需要繳納個稅的人數減少至6400萬人。

2018年我國16歲至59歲的勞動人口約有9億人,也就是說,月薪超過5000的只占總體勞動人口的7%。

2019年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工作10年月薪高於1萬的人數不足三成,近8成人工作10年也沒有實現月入過萬。

顯然,要想達到退休目標儲蓄,光靠工資是很難實現的,除非你年薪特別高,那就另當別論。

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說,在工資之外,如何通過理財實現可持續收入就相當重要。

在調查中,60%的受訪者表示,定期存款是退休投資計劃的主要金融產品,其次就是股票、基金和儲蓄,分別占受訪人群的52%、48%、40%。

作為一個理財號,我們一直有和各位菜友分享如何理財:

菜導此前寫過一篇文章《房貸利率全面上浮!還有啥理財可以跑贏它!》裡面,按照不同期限分類,給大家推薦過一些值得投的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

菜基在基金訓練營組建了指數基本組合,並且每周日都通過周報和大家分享組合的收益情況,最近還在蛋卷上組建了「跑贏房貸」組合。

船長也建立了股票訓練營,幫助大家抓住投資機遇。

背後的宗旨也很簡單,大家都應提前做好退休理財方案,對當下的積蓄進行合理配置,儘早邁上正軌,實現可持續收入,一步步接近養老自由。

那麼你肯定要問了,那保險該怎麼配呢?

別著急,菜保馬上給你安排!

02

在調查中,63%的受訪者將醫療及相關醫藥費用列為退休開支的首要考慮因素。

我們都知道,衣食住行,都是相對比較可控的支出項,最為失控的是醫療支出,上無封頂線。

看病貴,看病難,一直是全民性的焦慮。

尤其是已經沒有勞動能力,沒有工作收入,手上只有一份養老金的老人,更是惶恐在醫療上的超負荷支出。

對於老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夜暴富,而是身體健康,但從大數據來看,當前我國居民的晚年健康數據並不容樂觀。

菜保此前和大家分享過,目前超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有4000萬;

中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77歲,而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換而言之,我國居民有8年多的時間是帶病生存的。

多少人幾十年來辛辛苦苦存下來的錢,都還沒怎麼享用過,就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全盤交付給了醫院?

其實,關於晚年醫療保障的問題,我們不一定非要事到臨頭才想辦法,這事其實我們是可以現在開始提前準備的。

在晚年醫療保障上,最擔心的不是醫療技術夠不夠先進,目前來說,只要錢給到位了,很多以前的不治之症,現在都是可以治療的,幾十年後醫學就更加發達了。

留在一線大城市養老,醫療水平層面基本不用擔心,最應該擔心的只是錢夠不夠多。

解決看病貴的問題,除了自己存錢之外,還有一個辦法——買保險撬動槓桿,讓保險公司出錢給你看病。

重病導致的醫療保障,對應的是重疾險,只要符合條款約定的重疾定義,重疾險就能一次性賠付約定保額。

意外導致的醫療保障,對應的是意外險,保障因為意外導致的傷害。

另外,再配置一份百萬醫療險,醫針對某些具體的醫療費用進行補償,這樣就基本不用擔心醫療保障的問題了。

那麼相應的產品應該買啥呢?菜保做了一個配置方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在這裡,菜保是以25歲剛畢業的女性為例,所以在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之外,還配置了壽險,完整配置了成年人必備的四大險種。

在晚年醫療保障面前,我們並未是坐以待斃的,通過以上的保障方案,我們可以獲得:

重疾保障:30萬(至60歲)

意外身故:50萬+50萬=100萬

疾病身故:30萬+50萬=80萬(至60歲)

醫療保障:300萬

而要想做好晚年醫療保障,也並非那麼難,上面這個保障方案年保費才不到1800元,每月不過140多保費,即使是剛畢業一兩年的年輕人,一般都買得起。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還可以在保額和保障期限上做的更足。

另外,菜保再叮囑一句,保險配置不要拖太久,過多幾年身體有毛病了,或者年齡太大了,到時候可就不一定能買到保險了。

03

菜保發現,很多人對於養老自由一直都只停留在口頭上,從來沒有認真想到要如何去實現。

或是過於樂天派,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必操之過急;或是重度拖延症,懶得去計劃這麼久遠的事情,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但菜保還是想苦口婆心地勸你一句,養老還是儘早規劃比較好。

無論你在計劃在大城市養老,還是回家鄉養老,今天文中提出的兩個思路都同樣適合:實現可持續收入完成退休目標儲蓄,以及解決晚年的醫療保障問題。

今天菜保就先說到這裡,關於如何通過理財實現可持續收入,可以上菜鳥理財APP找菜導、菜基、船長好好聊一聊

而關於如何解決晚年的醫療保障問題,歡迎添加菜保微信號18922103711,主動撩一撩菜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