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一畢業就成啃老族,不去工作,全靠父母養

2019-07-24     山河的意外

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學生從大學畢業,畢業後究竟是考研還是找工作難倒了很多人。有的學生立志考研,在大學期間就做好了考碩士甚至博士的準備。但是也有大學生畢業後發現找工作太難,進而選擇了考研這條道路的。當然也有不少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成了一段時間的家裡蹲。待在家裡啃老,就是不去工作,在家靠著父母養。就連鄰居們見此現狀,也忍不住在背地裡說閒話。父母為此勸說多次,但是都沒有什麼效果。不過他們成為啃老族的原因各不相同。

1.工作崗位信息少,就業機會不足

如果學生在一些好的大學的話,那麼有很多公司企業都會來學校招人,這就是學校的資源。所以說考上那些名校的學生一般都能找到比較不錯的工作。但是在一些普通大學,或者沒有公司企業合作的大學,學生基本都得自己出去找工作。不過令學生滿意的工作非常難找,剛畢業的大學生,專業能力又不強的話,又沒有什麼特殊渠道。只能去一些小企業工作。在二三線城市的話,薪酬絕不會太高。但是學生也對這些薪酬不高的工作沒什麼興趣,結果就是長期宅在家裡。

2.經驗不足,企業不收

大學生畢業時,學生可能沒什麼工作經驗,但是有不少企業也會要求學生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但是大學生畢業後本來就是來找工作的,沒什麼工作經驗。那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很多學生不甘心,又頻頻去面試很多企業的高職管理,但結果肯定都是遭到拒絕。一開始普通大學生只能進一些小工廠,或者進一些大公司,拿著非常低的起薪,希望以後能慢慢升起來。

3.缺乏面試技巧

有些學生甚至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因為缺乏交流能力,面試的時候準備也不充分。雖然自己能力非常好,但是並不能讓面試官認識到自己的含金量。萍萍面試不成功之後,自信心受到挫折,結果就待在家裡,不想去找工作了。學生們往往很重視自己的學術成就,但卻忽視了面試這一關,實際上面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否被錄用,如何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是學生們應當學習的,有空也可以自己找一個家人或者找些朋友模擬一下面試過程,讓他們給自己提些建議。你可以上網查詢一些教程,網上也有詳細的解說。

4.專業冷門

不少學生的專業確實非常冷漠,工作崗位比較少,學生求職遇到困難也是當然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求職機會,只是不少學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結果還是屢戰屢敗。內心逐漸對就業排斥,但又不得不去找一份工作。甚至最後有可能轉行或者自己從零做起。不過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往往是渠道門路或者機會沒抓住。可以多請教一些行業大佬,或者向一些有經驗的工作者諮詢。能早點找到工作就儘量早找點工作,多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以後求職也會更輕鬆。

我們常說的工作難找,是指令我們滿意的工作難找。學生要儘量擺正價值觀,不斷磨練自己的能力,能力越高越容易找到適合自己,並且薪酬高的專業。長期宅在家裡只會浪費我們的時間,並且消磨我們的鬥志。所以趁早找一份工作,哪怕工資不高,也能為自己積累工作經驗,為今後的就業打下基礎。如果一直待在家裡,不僅會給父母造成負擔,也會荒廢自己的人生。父母花了那麼多精力和時間送我們去上大學,培養我們成材,不是為了讓我們畢業後就待在家裡無所事事的。希望畢業生們可以正視這個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_qWKmwBmyVoG_1ZKq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