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真性情的老師,居然敢班級群里怒懟家長。真心為他捏把汗啊,趕緊拉到後面看看評論。還好,沒有受到網友熱情的鞭撻,還不時有人為他的勇氣鼓掌。
我也默默給他點了個贊,但至於留言鼓勵,那就不了!
因為我的這個贊是給他的勇氣,至於他的行動,我想還有待商榷。
起碼吧,我認為真性情沒問題,但作為老師,不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大的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說了什麼吧:
其實是本可以避免的一件事!
學生作業不認真做,估計有些家長也不認真輔導,於是這個年輕氣盛的老師一鼓作氣就把心裡話給吐了出來,用詞還很有力度,衝擊感很強。於是有個家長有點氣不過,給他放到網上讓網友評理了。
前面說了,這位老師勇氣可嘉,但是行為值得商榷,起碼有2點我認為是不妥的:
1、曝光孩子信息,不妥!
曝光未做作業孩子的信息,能對家長的小心靈進行有效打擊,部分內心脆弱一點的家長,會立馬端正態度的,對孩子進行嚴加管教,之後孩子成績蒸蒸日上。
但這絕不是教育上的上上策。
這種公布學生成績、給學生排名的行為本身是不被教育部門允許的,也就是說是違規行為,群里的家長柔弱一點,忍一忍,事情也就過去了,但如果群里的家長強硬一點,會抓小辮子一點,分分鐘截個屏就有把你拿下的「罪證」了!
因為這樣而「出事」的老師,你去看看,還少麼?
現在,這位老師還堂而皇之把自己的「罪證」在「受害者」面前進行叫賣,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麼?
所以,勇氣可嘉、精神可獎,但行為有待商榷,起碼從一個老師要保護自己這一點上看,不是特別妥當;
2、言辭火藥味太足,不妥!
前面擺事實、講道理,除了危險一點,其他都很好。但是後面的語句,「我已盡責」「你對待孩子沒有責任心」「你孩子發展成啥樣,你們自己看著辦吧」,每一句就都火藥味太濃。
如果說前面把「罪證」滿世界叫賣,那是缺乏經驗,叫「萌」,那後面這個行為,我們就只能稱之為「傻」了!
作為一名老師,吃的就是「教育孩子」這碗飯,這過程中有怨氣當然是正常的,學生皮的時候想發火也是正常的,但要克制,時刻提醒自己要有「職業素養」。這種四處發泄,尤其是對家長發泄的行為,就顯然有些不明智了。即使你說這些話的目的是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越來越好,但這種激將的形式也很容易造成家校矛盾。
現在,有很多老師都反對建微信群,說微信群太危險。如果是這位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我就認為真的很危險。但這種危險,我認為是可以避免,也是沒有必要產生的。
作為老師,我個人認為,從自己的飯碗的和為了能夠為教育事業多做幾年貢獻的角度,我們也需要懂得一點自我保護。像上面講的這樣一件事,老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讓家長對孩子的學生能夠更加上心,那其實,我們可以用一點別的方式,比如說:
1、可以在家校聯繫冊上備註孩子今天的情況,比如「孩子數學作業沒有完成,希望得到您的重視」,或者「您的孩子數學作業完成的很棒」。然後我們再可以在群里用通告的形式只告知家長一個數據,多少人數學作業沒完成,多少人數學作業完成的很好,然後家長自然會對號了解自己孩子在班級里的情況。亦或者,你將孩子的情況私發一下給家長,家長一來更能感覺到孩子的問題嚴重,二來也能感受到你的認真負責。對於問題的解決都更有利!
你看,這些溫和的方式,不是也達到了你刺激家長的目的了麼?
有人可能要說,你這種刺激形式不夠刺激,我就是要一招把家長拍死的那種刺激。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只能說,你的目的可能不是救人,而就是害人,就是為了發泄情緒而發泄情緒,不是我們教育上提倡的為了教育而發火,那咱就不能拿來討論了;
2、對於情況比較嚴重的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其實你再多的刺激他也聽不進,你在群里大吼大叫,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問題嚴重的沒聽,但問題不是很嚴重的卻對號入座傷心不已了。
所以,微信群是一個通知消息的群,有些問題,我們不宜放在群里公開講,而應該要單獨找問題特別嚴重的家長談。然後當面聽聽他的想法,問問他的行動,這才是關鍵。
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情況下,普天之下,是沒有家長會自認為不負責任的,基本都會覺得自己對孩子已經盡心盡力、天底下都找不出我這麼好的家長了。
那麼,我們就應該扶著他的這個念頭,然後引導他到真正關心孩子的這條路上來。並且,要學會給家長台階下。
比如,他不輔導孩子作業,你要先理解他的工作辛苦生活不易,然後再轉而告訴他,但賺錢那麼多,最後不都為了孩子麼?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老師不管多麼真性情,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因為,現在不是過去了,老師其實是很脆的,這社會,是特別容易讓老師受委屈的。
也不是現在的老師咋就這麼矯情了,而是有一股力量一直把老師往「服務員」上去拽,既然是服務員,自然是要服務家長、服務學生的。
服務不好,自然是要挨批評,受委屈的。
形勢如此,這也是沒有辦法!
我們要明哲保身!
好了,各位網友,針對君山今天提的這個問題,你又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