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省婦聯在全省開展了以「巾幗初心耀三湘」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繼「紅色湘女故事匯」之後,從今年7月起,我們推出了巾幗初心耀三湘·傳承篇——尋訪「三八紅旗手」專題報道。為此,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走遍三湘大地,講述開始於1960年的三八紅旗手和紅旗集體故事,展現她們的無私與奮鬥、初心與熱血,彰顯昂揚於時代潮頭的湘女風華。
今天為您帶來的,是全國三八紅旗手歐細滿的故事。
歐細滿:三次轉行,干一行干好一行
策劃丨湖南省婦聯宣傳部 製作丨今日女報/鳳網
文、圖丨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羅雅潔
「我現在呀,就喜歡待在家裡做仿真花,做得多了,就送給親戚朋友,家裡的裝飾物也是我親手做的。」75歲的歐細滿,看上去和其他的退休老太太沒有什麼不同,有自己的愛好,經常一頭扎入自己的「工作室」,一做花就是幾個小時。
做仿真花如今成了歐細滿最大的愛好。
做花的認真勁和她的工作態度一脈相承。退休前,歐細滿是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的站長,並於2002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我脖子上這條圍巾,還是婦聯的同志送給我的。」
1月7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來到歐細滿位於長沙的家中,聽她講述自己干一行干好一行的三次「轉行」故事。
小檔案
歐細滿,75歲,益陽人,曾任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長,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和湖南省農業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
第一次「轉行」:
從技術咖變成「知心姐姐」
「現在時代發展進步太快咯,我的那點成績根本就不算什麼了。」面對曾經的榮譽,今年75歲的歐細滿顯得很淡然。
歐細滿是益陽人,高中畢業後考上湖南農學院(現湖南農業大學)。她的父母以務農為生,她對土地有天然的興趣。歐細滿回憶說,當時的高中同學,只有四個人選擇了學農,「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女同學,不過她後來也轉行了。」
1971年畢業後,歐細滿被分配到湖南省農業廳(現為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她最初想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搞技術,做研究,但組織把她分配到了政治處,做黨建、人事工作。歐細滿選擇服從安排:「組織需要我,那我就去做。」
歐細滿憑藉自己的認真,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解決科技人員的實際問題、給家庭困難的科技人員家屬辦理「農轉非」、幫助研究員評職稱都是她的工作。「基層的研究員能力都很強,但在寫論文方面的能力偏弱,我就辦培訓班,請老師教他們如何寫好論文。」除此之外,她還為農業廳的研究員爭取了評正高級職稱的資格。
性格外向、為人熱心的歐細滿被領導和同事稱為「滿妹子」,成了政治處的「知心姐姐」。「很多人感到迷茫的時候,就會來找我聊一聊。」
第二次「轉行」:
從行政崗位到土肥站站長
1993年,讓歐細滿沒有想到的是,在行政崗位上工作了21年的她,會被領導委以重任——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的站長。
起初,歐細滿還是有些顧慮的。「我一直在做行政管理工作,土肥站對於我來說技術性太強了。而且我當時48歲,年齡已經偏大了。」加上兩個孩子一個在上高中,一個在讀初中,都是很重要的時刻,而「在土肥站工作肯定要經常下鄉,那陪伴孩子的時間就變少了」。
最終,在丈夫的支持下,歐細滿決定和21年前一樣,再次服從組織安排。
土肥站站長並沒有那麼好當。「共有50多個人,一年的工作經費只有20多萬元。」當時,土肥站正面臨著欠款200餘萬,可以收回的款項也是200餘萬的尷尬境地。因此,歐細滿在土肥站的第一年,「收帳還債」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歐細滿在和同事討論工作。
結果,只花了一年半時間,土肥站收回了大部分欠款,還清了債。
收帳還債的同時,歐細滿跑農業部、跑省級有關部門,尋找機會、爭取土、肥、水項目。而且,作為主要起草人之一,她和劉子勇、危長寬等人一起起草了《湖南省土壤監測技術規程標準》,適用於全省耕地的土壤監測。此外,她自己單獨或與人合作發表了多篇與平衡施肥技術、有機肥料建設等方面的論文。
下鄉調研,歐細滿與當地農民交流。
有一年,農業部派人來湖南推廣優質農產品。歐細滿提出了疑問:「什麼叫優質農產品?優質農產品應該是要有標準的,那這個標準究竟是什麼?」此後不久,農業部就設立了優質農產品標準。
讓歐細滿高興的是,國家一直在鼓勵農業技術發展,出台了很多相關政策,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直到現在,我們當年的大項目里還有子項目仍在實施。」
在土肥站工作十年後,2003年歐細滿退休了。「那時候的土肥站已經運作自如了,別人有的東西我們都有。」人員穩定、辦公經費充足,各項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有所加強……歐細滿覺得,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
有領導曾提出,讓歐細滿退休後繼續在站里「坐鎮」一個月,幫助新站長了解工作,被她拒絕了。「我坐在那,他們有問題是來請教我還是請教新站長?既然退休了,我就不會幹預他們的工作。」
第三次「轉行」:
農業老手「觸電」網際網路
與農業打交道幾十年,歐細滿相繼獲得湖南省農業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湖南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更是在2002年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
可她並不願意多談過去的事跡和榮譽。她說,自己只是在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完成了工作,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獲得的榮譽也是組織對他們全體工作人員的肯定。歐細滿說,自己現在只是一個愛好做仿真花的普通老人。
「退休後,我去商場閒逛,看到一群婦女正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走近一看,她們正在做一種仿真花。」歐細滿請花坊老闆教她做,自己買了材料,還買了不少書,這一做就是十幾年。
歐細滿甚至還編了一本做花工具書《識花 做花 賞花》,她寫做花步驟,提供花束照片,兒子幫她排版。她在自序里說:「做花也是一種趣事,不僅能陶冶情操,練手練腦,提高藝術修養,也能聯延友情。」
2020年,她的目標是用花束製作365張賀卡,送給微信里的朋友們。「現在都是電子化啦,我也得學著做電子賀卡!」
編輯:依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hq7nm8B8wMrh2LieJ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