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說影像丨冠心病,選擇冠狀動脈CT還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2023-10-16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劉波說影像丨冠心病,選擇冠狀動脈CT還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開欄語

影像檢查技術(如DR、CT、MR、超聲及核醫學等)在臨床已經普遍應用,對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指導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選擇眾多影像檢查手段,如何解讀影像報告,是廣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識。廣東省中醫院影像科劉波教授將通過《劉波說影像》專欄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進展以及相關科普知識,為您傳道解惑。歡迎您持續關注!

患者有胸悶、胸痛,懷疑有冠心病時,醫生常會建議病人做冠脈CT或冠脈造影,如何選擇,是病人常常面臨的困惑。

檢查的區別

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是外周靜脈血管注入對比劑後快速CT掃描後,通過計算機後處理重建圖像,判斷冠狀動脈是否有異常,如血管管壁是否存在硬化斑塊、或血管腔是否狹窄及狹窄程度。而冠脈造影是一種微創手術,需要穿刺橈動脈、股動脈甚至肱動脈,然後再注射對比劑,讓對比劑通過人體的冠脈血管,從而明確冠狀動脈血管的走行、數量以及有無病變等情況。

檢查的各自優勢

冠狀動脈CT檢查是一種無創檢查,不需要患者住院,在門診就可以檢查,而冠脈造影是一種微創檢查,需要住院後才能進行。

在檢查效果方面各自有各自優勢和不足,冠狀動脈CT不但能看到血管腔內有無狹窄和狹窄程度,同時可以看到血管壁的硬化斑塊大小、範圍及斑塊的穩定性。

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冠脈造影對血管腔的狹窄程度判斷準確性較高,但冠脈造影只能顯示血管腔內的情況,無法對血管壁硬化斑塊的大小、範圍及穩定性進行評估。

檢查的適應症

這兩種檢查都是診斷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並非一定需要同時進行。對於可疑陽性的患者,大多建議首先進行冠狀動脈CT檢查,必要時再做冠狀冠脈造影。如果冠脈CT正常,則可以基本排除冠心病,準確度可達到90%左右。

對於之前已經發現有冠脈狹窄,最近患者又有明顯症狀的,可以無需進行冠脈CT檢查,直接進行造影檢查以了解是否需要支架或搭橋。選擇哪種檢查方法來診斷冠心病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最佳選擇。

雖然冠脈造影是確診冠心病的金標準,但並不應常規進行,如果冠脈CT與臨床症狀嚴重不符,則需要進行造影檢查以了解具體情況。

醫學指導:

劉波,廣東省中醫院影像醫學部學部主任,學術帶頭人, 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針灸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專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學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管理協會影像分會副主任委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肺結節、肺腫瘤、肝胰腺胃腸道腫瘤、腎腫瘤、骨關節炎、骨關節腫瘤、腦中風、腦腫瘤、盆腔炎、盆腔腫瘤影像診斷等。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09:00-12:00)

出診地點: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影像科 劉波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fc1da350d35145aa09c220c1f92d8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