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會「優秀康復師」楊穎:護航健康打造特色科室 付出真情贏得患者認可

2023-10-23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康復醫學會「優秀康復師」楊穎:護航健康打造特色科室 付出真情贏得患者認可

人才引進至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創立了中醫康復科,形成了高新區首家傳統針灸推拿與現代康復技術相結合的特色科室;帶領科室全國首家成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老年全周期項目「吞咽二便障礙康復示範單位」,從實踐中制定規範,推進老年康復;率先在市內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服務,市內獨家和鄭州大學吞咽障礙研究所成立研究基地,切實以患者為中心解決問題……從醫25年來,她用精湛醫技和真情服務,讓許許多多的家庭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用仁心仁術,譜寫了最美醫者形象。她,就是2023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優秀康復師」獲得者、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主任楊穎。

一、護航健康,打造區域特色科室

楊穎主任,四川德陽人,1998年大學畢業後即投身醫學事業,在當地醫院從事骨傷及康復工作,2012年作為學科帶頭人引進至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初到醫院,熱愛江南的她來不及感受姑蘇風物,即在展開調研後針對區域特點及疾病譜,分析醫院創立康復科的可行性,提出了「由點到面」,「以專病帶動專科」的發展計劃,成立高新區首家傳統針灸推拿與現代康復技術相結合的中醫康復科。科室成立伊始,一切從零開始,她排除種種困難搭建科室門診,既當醫生又從事治療師及護士的部分工作,還擠出時間到各臨床科室開展康復宣教;在醫院內外網上結合療效確切的病例進行科普宣傳;深入社區進行義診。一年裡,她幾乎以每周兩次以上的頻率走進高新區各社區,為居民們免費義診,送醫上門……

近年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她始終重視中醫「治未病」工作。為更好護航區域健康,楊主任帶領團隊開設了「治未病」門診,通過中醫四診合參以及體質辨識,辨別患者體質證型,並給予相應的中醫調理(包括中藥內服、外敷、熏蒸、雷火灸、針刺、埋線、功法等綜合治療),達到糾正居民偏頗體質,改善各類亞健康狀況;同時,每年下社區至廠礦學校等開展各項義診及科普宣教,惠及居民2萬餘人次。此外,大力推進東部醫聯體建設示範基地,承擔對口援建單位師資人員的帶教和培訓工作,促進中醫技術與康復醫學融合,完善康復服務標準及規範——在她的努力下,跟蘇州高新區中醫院形成了緊密型融合醫聯體,大力推進了中醫特色醫養工作,滿足了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作為厲行治未病思想的延伸,楊穎主任積極參加蘇州廣電的各項養生科普節目、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進行宣教與義診。多年來,頻繁做客SBS大健康「最美人生——走進康復醫學」節目、新聞綜合1套《樂活六點半》的養生康復欄目,參加蘇州高新區教育局、工會組織的「愛在教育成就自我」系列健康進校園活動,參加和楓娘家人、醫企共發展的系列進企業義診科普宣教活動,進駐康佳社區建立中醫康養工作室,擔任文正小學本草園的特聘指導並成功協助建設蘇州市中小學生課程示範基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中醫藥養生文化科普宣傳和治未病服務活動,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識和技能,推廣融入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讓廣大居民對中醫治未病有深刻認識和體會,從而更加重視自身健康。

二、真情付出,贏得感動與認可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在楊穎主任與患者的故事裡,我們總能感受到,醫者醫術醫德深受認可,以及醫患之間真情實意的溫暖。

家住馬浜的患者徐先生,7年來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雙下肢多發大片潰瘍,小如銅錢,大如手掌,表面滲液,痂下面都是空腔和膿液,夜間癢痛難以入睡。不得已中,他辭去工作四處求醫,但仍未能擺脫頑疾。經人介紹,患者找到了楊穎主任。楊主任為其採用火針、拔罐和刺絡放血的方法「提膿祛腐,溫陽活血」。火針是個精細活,一做就是3個小時;操作時還要忍受瘡瘍的惡臭。每次操作完畢,楊主任都是滿頭大汗,腰也累到幾乎直不起來。15次治療後,困擾患者多年的下肢頑固性皮膚潰瘍被徹底治癒。

45歲的私企老闆李先生,正值事業巔峰卻因腦出血送往醫院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後遺留下了右側肢體癱瘓。科室當時初建,工作多人手少,楊主任每天選擇下班後親自給他做康復手法治療,並不斷鼓勵他堅持康復訓練。三個月後,李先生順利康復,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每次提起自己的康復經歷,他都會動情地說:「是康復治療使我的生活又燃起了希望,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楊主任這樣耐心,一心為患者著想的好醫生!」

還有一個這樣的患者:剛離異,卻不幸罹患中風。在康復科經過1個月的康復治療後,幸運地重新站了起來,但卻因經濟原因要中斷治療。楊主任了解她的情況後,為其申請減免了部分治療費用,並利用下班時間,多次打電話開導、安慰,鼓勵她堅持完成康復治療。這個患者治癒出院後,特地來院給楊主任送了一件自己親手織的毛衣。捧著針腳不那麼精美的毛衣,她有點羞澀地說,中風後手腳不那麼利索了,但對楊主任的深深感激,都在一針一線的編織中啦。

在楊主任的微信通訊錄里,有3029名好友,近一半是她診治過的患者,其中有不少是不方便規律複診的外地人,也有患頑疾身心痛苦的患者和家屬。每天面對大量的諮詢,無論多忙,楊穎主任都會及時給予專業、細緻的回覆。她常說:「當你對患者付以真情,你一定會收穫幸福」。

三、醫者仁心,平凡成就不平凡

2008年,作為志願報名的青年醫生,她投身於「5?12」汶川地震救災,獲得「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的政府嘉獎;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她主動參與高新區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3年的抗疫期間,帶領全科室積極投入到抗疫一線工作,無怨無悔。蘇州市」醫德醫風先進個人」、醫院「十佳醫生」、「2020感動高醫人物」等榮譽,帶領科室多次獲得「蘇州高新區崗位優秀班組」、「優秀團隊」等稱號……

2019年以來,心懷大愛,她積極參加了多項對口支援項目,如貴州銅仁萬山區人民醫院及中醫院,陝西省榆林市第二醫院師資人員的帶教和培訓工作;2021年又作為第32批赴陝志願者,參加陝西榆林十大民生實事工程「過敏性鼻炎專項專病」防治工作。在幫扶期間,她不分晝夜忘我工作,幫助榆林地區制定埋線操作規範,開展8項新技術,建立起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專病品管圈,搭建榆林中醫適宜技術教學示範基地平台及中醫外治中心,在她引領下為援建科室成功申報並立項市級課題2項、新技術引進一等獎1項、編撰著作1部,使榆林二院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醫教研水平達到了區域領先,為當地中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及醫技提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廣作用。先後受到榆林市委、市團委、榆林二院的通報表揚,並被授予「青年崗位支醫能手」稱號。同時,她積極拓展對外合作與交流,目前兼職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合作培養導師、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客座教授,院校合作以促進康復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技能培訓及創新。

鍾南山院士說過,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從醫25年來,楊穎主任服務了無數患者,收到患者和家屬贈送的大量錦旗、表揚信以及媒體大量的表揚報道,每年零投訴,患者三方滿意度調查連續多年為「非常滿意」。楊穎主任就是這樣,救死扶傷,傾力於自己從事的醫學事業,忠誠、熱情。鮮花與掌聲,送給聰慧美麗、仁心仁術的楊穎主任!(糜佳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f665d63c607362947a3af3d5bdceb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