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晚有鐵味兒,快手有年味兒

2023-01-16     娛樂硬糖

原標題:鐵晚有鐵味兒,快手有年味兒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在並不遙遠的90年代,流行文化還非常注重家庭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比當下緊密。

那會兒,家庭是所有人的物質居住地和情感避難所。《一封家書》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深情問候,《十五的月亮》則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姐妹》更是斬釘截鐵地唱到:「不管相隔多遠,你是我的姐妹。」

當然,不能忘了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常回家看看》。歌詞里的「常回家」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啟發,讓親情不會因為城鄉分離等社會原因而逐漸淡化。

時移世易,當下的國人如何表達難以直接宣之於口的愛意?在小年夜(1月14日)直播的「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鐵聯歡晚會」的新《一封家書》里,硬糖君找到了答案。

詢問爸媽工作是否很忙的歌詞,變成了楊迪對媽媽的暖心貼士:「不要再熬夜追劇啦,多出去轉轉呀。」囑咐爸媽讓哥哥姐姐幹活不要客氣的歌詞,變成了郭柳玲母親的遺憾:「你是媽媽心裡的舞蹈家,現在卻只能獨自扛起家。」原曲中沒有的爺孫情,也在阿敏與啊波的問候中得到補足。

「不知道為什麼,聽這個歌很想哭。」這是在阿敏與啊波視頻下的網友回復。而在鐵晚,三組家庭聯唱版的《一封家書》更是讓無數觀眾淚目。過去一年大家都在艱難前行,稍有一點安慰,就會被整破防。

也許尋找年味從來不需要革新什麼,只需要撿起我們曾經丟下的什麼。煙火人間喜相逢,萬般情誼在心間。在這檔彙集了大家喜愛的明星、熟悉的達人、拜年神曲、年度爆梗、創意節目的鐵晚大舞台上,我們終於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年味。

鐵晚到底有多硬核?

當鐵晚廣發英雄鐵,讓明星和達人接鐵碗的時候,硬糖君就嗅出了鐵晚的硬核味道——特別有武俠小說里,知名門派邀請各路英雄豪傑的既視感!而作為一場從老鐵中來,到老鐵中去的晚會,它也確實做到了星素結合,為快手站內外老鐵互動搭建大舞台,節目硬核、鐵味十足。

鐵味首先是懷舊的。過年時,家裡的電視似乎永遠在播放《西遊記》《還珠格格》《武林外傳》。而在鐵晚開場,莫小貝(王莎莎)和李大嘴(姜超)帶來的《嘿!兄弟》可謂「爺青回」。《武林外傳》的種種細節湧上心頭,好像首播就在昨天。真想問小貝,掌柜和展堂去哪兒了,今年同福客棧過年安排幾個菜?

穿插在歌曲中的快手年度爆梗,更讓人感慨沒有《武林外傳》接不住的熱點。姜超唱兄弟你來自哪裡,傈僳小伙就接:「我是雲南的,雲南怒江的。」姜超唱開心的時候就高歌一曲,栓Q哥立馬獻唱。「表哥我出來了哦」、「小飛棍來了」等梗在歌曲中的卡點時機,也是恰到好處。

鐵味也是硬核的。電焊工組成的「火花樂隊」和INTO1聯袂打造的《天涯》,硬核國風舞台讓人熱血沸騰。一邊是少年氣十足的表演,一邊是火光四濺的樂器對決,大開大合的江湖氛圍讓人沉醉。文藝委員張嘉元被火花晃暈,也是憨萌兼備了。

《奇蹟再現》則勝在創意。先是知名Rapper團體「王大姐來了」與檀健次battle,中間是多多的帥氣唱跳,最後奧特曼驚喜亮相與觀眾互動,次元壁打破的同時情懷滿點。硬糖君最喜歡的部分是中間的質疑和回擊:畫這些破畫有什麼出息、就你還高材生、我要拿一個街舞冠軍……

逐夢的路上總有他人的質疑,只有迎難而上才能獲得成功。正如迪迦奧特曼的寄語:「其實每一個人都能靠自己的力量變成光,你也變成了不是嗎?」對於小孩子可能有點中二,但對於硬糖君這樣的成年人就是剛剛好。

周曉鷗和羅琦的《逆戰孤勇者》,融合90後和00後兩大童年神曲,殺傷力非同小可;程瀟的國風舞蹈《如夢令》讓人心曠神怡,沉浸在宋詞意境中難以自拔。李清照寫的「誤入藕花深處」,被鐵晚舞美淋漓盡致地復刻了。

鐵味兒是有爆梗的,做夢也沒想到,《愛河》與《帥帥的大男孩》混搭之後如此讓人上頭。一邊覺得何洛洛和范世錡酷帥,一邊又被宋木子和TangoZ的土潮吸引。節目演了幾分鐘,硬糖君腦內的審美大戰就持續了多久。INTO1唱拜年神曲《恭喜發財》也頗有鬼畜循環的觀看體驗,所有人一字排開重複動作的場面著實洗腦,過年的表情包就要這個!

老鐵的柔情,你必須懂

不怕鐵子整活兒,就怕鐵子煽情。弄得硬糖君一把鼻涕一把淚,抱著紙巾看的鐵晚。

人情味是今年鐵晚的靈魂主線。之所以好多節目看得人心頭一暖,正在於快手關注到了人間煙火,給所有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以人文關切和情緒撫慰。

硬要說,鐵晚不是濃油赤醬的熱烈,而像一碗熱湯的溫暖熨帖。它悄悄的走近每個用戶的心頭,解鎖那塵封已久的人情味,拉近日益疏離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天涯海角,有老鐵的地方就是家。

鐵晚從多視角解讀了離家在外的遊子和家中翹首以盼的親人的心理。不論是「兒行千里母擔憂」,還是「近鄉情更怯」,都是中國人最典型的內斂式情感表達。那種微妙的尺度只要把握住了,眼眶刷一下就紅了。

一方面,是遊子在外的拼搏和迷茫。岳雲鵬的《問心無愧最自在》是寫給平凡打工人的,不必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問心無愧便得自在。唯一奇怪的是,這旋律咋越聽越想接一句《五環之歌》呢。

《生活組曲》是一幅普羅大眾群像,我們總是習慣了生活的難,然後迎接新的挑戰。三首歌就像人生的三個階段:《誰的生活不是雞零狗碎》是打工人步入社會的初體驗,《廣東愛情故事》是十年奮鬥縮影,《光輝歲月》則是歷經千帆後的驀然回首。而張楚用《螞蟻螞蟻》致敬中國3000萬司機,一句「家在路上,兄弟也在路上」,感動了每一個平凡而努力生活的人。

在外打拚的另一方面,是家人之間割捨不斷的情感。《一封家書》與時俱進重新填詞,以熟悉的曲調講述當下的家庭故事。三組領唱不同視角,催淚程度是看完立刻要給家人來一波電話的節奏。

最棒的改編是最後一句歌詞,原曲「此致敬禮」保留的是90年代書信的固定格式,新曲「此致愛你」則是我們對親情的勇敢表達。不要再對愛三緘其口,說出來才溫暖,被聽到才動人。

《送情郎·東雪》讓人重新認識了寶石老舅和二人轉。節目分為自我獨白、遊子心聲、家鄉迴音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有序遞進,到最後《送情郎》響起時觀眾早已眼眶濕潤。

這個飽含地域特色與人文底蘊的節目,喚醒了大家的鄉愁。「小妹妹送情郎啊,送到那大門外。剛走出那個山海關,突然又跪了下來。讓我再對著咱爹娘,再拜一拜呀。」硬糖君腦補出《闖關東》那樣的大戲,穿著花襖子的女孩要隨丈夫離開,臨行時拜別父母,鵝毛雪落滿了她的馬尾辮和紅頭繩。

鐵晚三味

年味是一種氛圍感。過去的貼春聯、剪窗花、放鞭炮、守歲、猜燈謎,皆是通過「玩」來獲得儀式感和共同記憶。鐵晚的年味,也正是在於明星和達人熱熱鬧鬧地整活兒,觀眾在親切的氛圍里互動,樂樂呵呵就是真正的年味。

鐵晚將快手達人星羅棋布地打入各個節目,時不時地給人驚喜,宛如熟人社會帶來的安全感。冬泳怪鴿成了報幕員,一聲奧利給帶來滿滿正能量;栓Q哥在《廣場兔子舞》裡帶來成名作《row row row your boat》讓人捧腹。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很多面,這種真實只能在快手被擁抱、被認可。

紮根措和劉學坤的《Bang Bang Bang》說明高手在民間,震撼高音炸裂全場;白小白和阿溪的《大哥》則把硬糖君喊麥的DNA給調動了。《一人我飲酒醉》VS《所有精神小伙全部聽令》,堪稱東北喊麥和川渝說唱的強強對話。在《大哥》的旋律調和下,兩種桀驁不羈的風格找到了共性——江湖豪情和千秋義氣。

沒有情歌和少年的晚會是不完整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依舊是我們傳統的審美期待。鞠婧禕和米卡的《晚風告白》CP感拉滿,兩人對視的眼神可謂蜘蛛空降——垂直拉絲!從背對背演唱,到各自分開對唱,再到最後米卡為鞠婧禕披上外套,好似一對情侶在分分合合間拉扯,戲劇張力十足。時代少年團帶來《漸暖》和《那群傻瓜》,少年的意氣風發就是他們的闖關武器。正因他們充滿未知,未來才會有書寫各種傳奇的可能。

此外,今年鐵晚的舞台設計也和主題契合。緊扣社區理念,將舞台設計成由街景建築圍繞構成的實景立體化年味社區,是對老鐵社區感的具像化呈現。貼近生活的同時去舞台化,童年看壩壩電影的體驗又回來了。人們不是在看一台遠距離晚會,而是圍觀身邊的老鐵整活兒獻藝。

鐵味,人情味,年味,是鐵晚帶給我們的三種氛圍。鐵味硬核,有煙火氣和江湖俠氣。人情味溫暖,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是支持我們的所有力量。年味熱鬧,在後疫情時代喚醒我們前行的勇氣。

正如結尾快手達人聯唱的《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請你為我再將雙手舞動,就讓我們把愛留在心中。」在快手,所有人都可以走進來,交到朋友。所有人都可以走出去,找到舞台。而無論走進來還是走出去,這裡永遠都是老鐵的精神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f2bbc0a6a50120bf6ecdc7a2318e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