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醫藥 | 吃三種降壓藥還控不住血壓?可從其他用藥和吃鹽上找原因

2023-12-08   搜狐健康

原標題:搜狐醫藥 | 吃三種降壓藥還控不住血壓?可從其他用藥和吃鹽上找原因

來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2023年12月8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病學分會主辦的「《難治性高血壓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以下簡稱,共識)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多位專家指出,為積極應對難治性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 RH)的挑戰,亟需更加規範化、精細化的診療和管理方案。

據悉,難治性高血壓是指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聯合運用三種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血壓仍然是大於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肥胖人群的增長,難治性高血壓的患病率不斷攀升,由於血壓控制不良可促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髮展,它已成為引起高血壓人群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以來一直是高血壓治療領域的一大難題。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省高血壓研究所所長謝良地教授指出,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真性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可達10.3%。美國的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中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包括缺少藥物劑量、依從性或診室外血壓數據的表觀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可達19.7%。在慢性腎臟病伴高血壓的患者中表觀難治性高血壓的比例更高,可達30%以上。中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項納入1455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研究顯示難治性高血壓占比為11.7%。醫促會高血壓分會對11394例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原因調查中發現占比為8.8%。

診治難治性高血壓需明確病因。例如,血壓測量的不規範常成為困擾血壓水平判斷的原因之一,用藥的不合理(包括藥物劑量不足、未使用利尿劑、聯合治療方案不合理等)、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差以及繼發性高血壓篩查不足等也是影響疾病診斷的重要因素。提高醫生對難治性高血壓的診斷能力,推動合理的藥物治療並通過提高患者教育以改善治療的依從性,這些均應作為患者血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心衰與高血壓中心主任、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姜一農教授介紹,血壓管理需要有規範的診治流程。本次共識對於難治性高血壓的管理目標做了更為清晰的解釋,需要進行規範診室和診室外(家庭血壓動態血壓)的血壓測量,確定難治性高血壓的血壓水平,以有效、穩定地控制血壓為目的;對影響血壓控制的危險因素,包括情緒、心理壓力和睡眠因素的影響進行評估和干預。

對血壓介導的靶器官受損及臨床疾病應給予積極治療;應重視藥物相關性高血壓,在確診流程中應停用或儘量避免、減量使用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藥物;強調高血壓患者要堅持及持續地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評估治療的依從性,糾正不依從行為;優化血壓評估方案,進行攝鹽量的評估,強化疾病管理流程;採用有效、穩定控制血壓的藥物和治療方案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控制。

此外,本次共識首次確定了難治性高血壓的優化評估:對於合理使用三聯降壓治療方案但血壓仍不達標的高血壓患者,若血壓測量規範,可通過24h尿鈉或點尿估算評估食鹽的攝入量,根據食鹽的攝入量進行用藥方案的優化,對疾病的治療流程也做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定。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首席專家、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孫寧玲教授介紹,近年來,我國在腎動脈消融去神經術(RDN)治療高血壓領域也取得了進展。RDN治療是近10餘年快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微創治療技術,該技術採用射頻消融、超聲消融等方法來阻斷位於腎動脈外膜的腎交感神經纖維,起到治療高血壓的作用。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的一系列RDN治療對照研究,均證明RDN在血壓控制不良及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中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提高血壓達標率。

圖說 / 《難治性高血壓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發布會

總體而言,本次共識的發布有助於加強醫務工作者對難治性高血壓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為臨床管理難治性高血壓提供了更清晰規範的理論指導,對於提高醫務工作者的診療水平、推動難治性高血壓的研究、提高公眾健康意識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