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賣了130424台,本田銷量回暖,噴子的臉被打疼了?

2023-11-03     汽車情報

唱衰合資車,尤其是日系車,在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似乎很有流量。

從現實層面來看,當下的日系合資車企,的確勢頭大不如往年。這皆因為車市競爭主賽道切換到了新能源汽車,由於日系車企準備不充分,被頭部自主品牌拉開了身位,表現在銷量層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確實是壓著日系品牌打。

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那就是日系車的「可靠、耐用」以及「高保值率」等優勢依然吸引固定受眾群體,再加上終端價格做出了部分讓步,使得頭部日系車企依然能穩固住自己的基本盤,就好比我們今天要聊到的本田。

就在剛剛,本田中國官方公布了10月銷量,其當月在中國終端汽車銷量為130424台,同期比大幅增長122.9%。具體到詳細車型的話,CR-V在當月的銷量超過了兩萬台,轎車領域的雅閣和思域則超過了1.5萬台,皓影和型格超過了1萬台。

換言之,現在的本田正一掃以往的銷量陰霾,上演了一出銷量回暖的好戲。雖然距離比亞迪這樣的頭部自主車企還有不小的距離,但在這麼「內卷」的市場競爭中能取得銷量回暖的成績,也實屬難得。

不過,本田遠遠沒有樂觀的資本,因為其並沒有詳細介紹這13萬台月銷量中有多少比例為傳統燃油車(包含上藍牌的油電混動),多少比例為新能源汽車,但是大家都知道本田當下投放市場的插電混或純電車型並沒有打出什麼大的名堂。所以,本田整體上依然還是靠燃油車或者是上藍牌的油電混動車型撐場面。

鑒於乘聯會發布的10月份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約37.1%,且比亞迪董事長、總裁王傳福預估2025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60%,使得本田必須加速在國內的新能源轉型,否則13萬台月銷量的局面不能長期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或許早就意識到了競爭底層邏輯的深刻變化。來看本田汽車副社長青山真二曾經說過的話,其表示到2027年後,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為混合動力和純電產品,並且東風本田將電動化比例達到50%以上,而廣汽本田e:NP品牌第二款純電產品預計將於2024年正式上市。

對了,9月21日東風本田亮相了全新新能源品牌「靈悉」,以及其首款新能源概念車「靈悉L」,並計劃於2024年上市,這一舉動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本田自身所具有的危機感,或許比你我想得都要大。

說一千道一萬,中國車市的海納百川決定了對各種技術路線的無限包容,並且中國地理環境的複雜決定了各種技術路線有各自的消費群體,只要能給消費者提供適合他們的產品,該車企就有存在的價值。正如本田的銷量回暖,更加讓我們意識到這個道理,誰能夠讀懂並且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持續創新跟隨市場大趨勢,就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d7fe381382af7e34721fb09a8c7e2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