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馬街:巾幗力量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2020-04-29     掌上曲靖

掌上曲靖訊在陸良縣馬街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婦女占42.27%,婦女不僅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在這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中,全鎮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婦女典型,有用腳步丈量民情,苦幹、實幹的扶貧女幹部;有以勤勞創立事業、想方設法引導群眾增收的女帶頭人;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貧困婦女……

謝亞莞:只要真心實意辦實事 群眾就會認可

「現在村裡居住環境改善了,產業發展了,鄉風更加文明和諧了。」說起村子裡發生的變化,前所村村民無一不對馬街鎮21個村(居)唯一的女村黨支部書記謝亞莞豎起大拇指。

謝亞莞今年45歲,早在2007年就是前所村團委書記,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19年4月被任命為村黨支部書記。在很多人眼裡農村黨支部書記不算是個官,但要干好絕非易事。

上任以來,謝亞莞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堅持把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著力點,積極整合項目資金120 多萬元,實施了綠化、路、水、電、文化廣場以及村級衛生室等20多個項目建設。同時依託村裡900畝蠶桑優勢產業,投資150萬元建起益民種繭養殖專業合作社收購和烘烤基地,惠及全村516戶農戶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57人。

「只要真心實意辦實事,群眾就會認可。」謝亞莞說,雖然前所村2019年摘掉貧困村帽子,但她將不忘初心,繼續當好脫貧路上「領頭雁」,把扶貧工作實打實地做進群眾心裡。

伏美珍:自己富不算富 大家富才算富

在馬街鎮郭家村委會常家村,提起伏美珍這個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以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創業致富的道路上闖出了一片天地,並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伏美珍今年50歲,1992年開始養雞,經過20多年的努力與探索,現擁有一個占地40畝的現代化養雞場,年飼養8萬隻蛋雞,產蛋2100 多萬枚,產值達1000多萬元,先後獲得曲靖市巾幗創業致富帶頭人、陸良縣誠實守信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伏美珍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10年伏美珍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免費為養雞戶提供技術指導,並主動幫助困難養雞戶解決資金不足等問題。在她的牽頭下,目前全鎮有12戶養雞戶加入,同時帶動當地80多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人,年均務工收入達2萬多元。

以此同時,伏美珍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今年2月向馬街派出所、交警中隊、綜合執法大隊、中心衛生院以及其他單位和部門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捐贈雞蛋10000多枚;3月又向馬街鎮政府捐資1萬元,助力全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楊瓊芳:好日子都是苦出來的

馬街社區楊瓊芳面對困難不低頭,獨身一人帶著三個孩子和公爹,在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憑藉自己的努力,不等不靠,勤勞肯干,成為當地的一段佳話。

陸良馬街:巾幗力量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今年4 7歲的楊瓊芳,2013年丈夫車禍意外身亡,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不少人勸她改嫁,離開這個負債纍纍的家,但她卻在大難中挺直腰杆,肩負家庭重擔不言棄。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她把村民閒置的5畝田地拿來耕種過,在集鎮餐館干過零活……只要能掙錢的,再苦再累都去做。

楊瓊芳家裡的困難,鎮村幹部看在眼裡,記在心裡。2016年識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全家享受了教育、醫療、低保、危房改造等多項扶貧政策,2019年又被社區優先介紹到馬街小學營養餐廳做後勤工作。

「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新盼頭。」楊瓊芳說,好日子都是苦出來的,我一定會靠自己努力脫貧致富。

在馬街鎮,像謝亞莞、伏美珍、楊瓊芳這樣的女性還有很多,她們在脫貧道路上不僅展現了新時代女性風采,更撐起了脫貧攻堅「半邊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cZPyHEBnkjnB-0zeu1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