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外的量化圈都格外引人注目。
國內有百億量化私募大佬被老婆指控桃色事件,致使大佬本人被停職;國外有基金經理未經授權更改交易模型,導致基金經理自己所投資的基金賺了4.5億美金,而客戶投資的產品卻虧了1.7億美金。
備受關注的背後,是在當前環境下,量化基金的賺錢效應。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有業績更新的537家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為3.36%,其中,取得正收益的占比超過7成。
在此背景下,無論公募還是私募,都對準量化發力。不過也有例外發生,近期幻方量化就被傳基金規模已回落至400多億。
量化巨頭規模意外下降
最近,量化圈大佬級別的人物徐進,捲入了一場桃色風波,連帶著他旗下的兩家量化機構——幻方量化、九章資產也被送上了風口浪尖。
特別是幻方量化,這家號稱量化界「四大天王」之一的私募,管理規模一度飆升至千億,如今被傳「已經暫停渠道募資」「管理規模降至400多億」。在中國證券報針對此事的採訪中,該公司市場人士回應稱:「幻方量化當前的基金管理規模是400多億元,這個規模目前來看是策略比較合適的規模。」
幻方的規模下降顯得有些異類。據量化投資與機器學習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多家量化機構規模增幅明顯。其中,百億量化私募公司數由二季度末的30家升至33家;規模超過200億元的量化私募數量也增至13家。
「市界」也就規模下降的原因等問題致電幻方量化,該公司接線人員稱:公司沒有品牌部,不方便回應。
幻方量化在管規模回落,或許與業績起落有關。一位持有幻方量化產品的投資人對「市界」表示,他買入的基金收益「不咋地,不過今年總算回正了,沒虧錢」。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底至10月底的半年時間裡,幻方量化的整體收益率為-3.80%。
產品層面,在幻方量化有業績披露的100隻產品中,今年以來至10月底,有1隻產品收益率突破兩位數、83隻錄得正收益,另有16隻收益為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收益率突破兩位數的產品是一隻主觀多頭產品,該基金成立於2022年7月,至今時間剛剛一年多。而這隻產品雖然整體收益不錯,但在今年三季度,其收益也經歷了回撤。
公募量化擴容
量化行業穩步發展,也讓公募量化持續擴容,多位知名公募量化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也顯著增加。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量化的整體規模為2890.96億元,比二季度末的2724.84億增長166.12億元。
具體到產品層面,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精選、華夏智勝先鋒股票(LOF)、國泰君安量化選股混合等產品,在三季度的規模增長超過10億元。其中,國金量化多因子規模增長最多,在10月31日的規模為121.99億元,與6月底的62.29億元相比,增長了近60億元。
該產品的基金經理馬芳,也憑藉著國金量化多因子等量化產品的「吸金力」,在管規模逆勢大增155.88億元,在三季度末達到了299.58億元,距離300億僅一步之遙。而在2022年底,馬芳的在管規模僅34億元,目前已經漲了7.79倍!只要基金出圈,基民們就會一擁而上的買入,規模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也是目前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大問題。
除了國金量化多因子,馬芳在管的國金量化多策略、國金量化精選的規模,也分別增長超過30億元。今年以來至10月底,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精選的業績表現不俗,收益漲幅分別為11.22%、10.82%,在各自可比的同類產品中,收益表現也位居前2%以內。
不過,最近幾個月的收益有所下降。其中,國金量化多因子在8-10月的最近3個月中的收益為-4.04%,國金量化精選的收益也轉為-4.02%。這也引發了不少基民們對:「規模增長後,投資難度增大、業績難以持久」的擔心。
對此,與馬芳共同管理國金量化多因子等產品的基金經理姚加紅表示:「近1年多的時間裡,超額形態並未發生明顯變化,說明規模增長的影響已經平穩過渡。」
不過,國金量化多因子,國金量化精選,國金量化多策略等規模增長較大的產品,已經開啟全渠道限購。「這也是為了在較為穩定的數值範圍內,讓我們團隊去更好地觀測超額的表現。」姚加紅稱。
此外,萬家基金基金經理喬亮、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孫蒙的在管規模,也分別突破200億元、160億元的大關。不過,與馬芳和姚加紅一樣,喬亮和孫蒙的產品,也在最近6個月的收益表現不佳。
例如孫蒙在管的華夏智勝先鋒股票,在今年近6個月時間裡,收益為-3.16%,而最近3個月的收益則進一步下滑至-6.48%。也就是說,如果有基民是在最近幾個月跟風「入股」,即使買入的是整體收益較好的量化基金,目前也會是虧損狀態。
作者 | 路春鋒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