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表決通過,美國都不敢反對,以色列還不服,遲早會付出代價

2023-11-17     科羅廖夫

原標題:12:0表決通過,美國都不敢反對,以色列還不服,遲早會付出代價

在中美元首會晤的當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份關於巴以問題的決議,要求在加薩走廊實行「人道主義暫停」。該決議獲得了包括中國和巴西等在內的12票贊成,0票反對,3票棄權。而投下棄權票的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和俄羅斯。

【聯合國安理會15日通過了一份巴以問題的決議】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10月7日巴以局勢升級後,安理會通過的第一份關於巴以問題的決議。而中方作為安理會本月的輪值主席國,為決議的達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決議通過後,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卻表示,這份決議是「沒有任何意義而且脫離現實的」。他還大言不慚地強調,無論聯合國安理會作出什麼樣的決定,以色列都將繼續按照「國際法」行事。

【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

以色列代表的這番話,先不說有沒有照顧到作為輪值國中國的感受,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以色列無疑正在邁出危險的一步,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不容置疑,更不容挑戰。不把安理會放在眼裡,以色列還沒有那個實力。

先說這項決議本身。這項決議的內容,主要有三個:一是要求衝突方在加沙地區實施「一定時間」的人道主義暫停,方便聯合國開展緊急救援和恢復工作;二是,開闢人道主義走廊,允許聯合國運送物資;三是,要求衝突方保護所有醫護人員和相關的人道主義場所,並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扣押的人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決議通過之前,聯合國安理會曾多次就停火決議進行表決,但都沒有獲得通過。那為什麼現在這份決議能夠順利通過?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這份決議的用詞是「人道主義暫停」,而非「全面停火」,也就是說,雙方要暫時停火一段時間,但並不是長期和全面的停火。此前,安理會也經常就巴以問題的停火決議進行表決,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基本都投出了反對票——他們只支持「人道主義暫停」,而非「全面停火」。

【最新通過的決議規定,要求衝突方在加沙實施「一定時間」的人道主義暫停】

第二,從內容來看,這份協議既沒有譴責哈馬斯,也沒有批評以色列,而是強調「人道主義暫停」和釋放人質。這樣一來,一直站在以色列這一邊的美國,自然也就沒有理由投下反對票,因為一旦這麼做了,就等於承認美國之前堅持的「人道主義暫停」的立場是虛偽的,而且還會給自己打上一個「不顧人質死活」的標籤。

【上個月末,以色列在大會上質疑聯合國的合法性】

另外,美國之所以在這次表決中最終投了棄權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地面行動,讓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最終不得不作出妥協,避免成為眾矢之的。

有一說一,這份決議草案在用詞方面已經非常謹慎和保守了,如果不是美國之前一再投下反對票,決議草案只會更加批評以色列,而且會明確提到「停火」。然而以色列現在還不滿意,甚至公然叫囂「決議沒有任何意義」。

事實上,這並不是以色列第一次如此藐視聯合國決議。上個月末,聯合國大會就通過了一項巴以問題決議草案。該草案要求衝突方立即實行人道主義休戰,要求以色列立即收回強制加薩走廊北部平民南撤的命令,並呼籲衝突方無條件釋放被扣押的人質,避免衝突進一步外溢。

【以色列的反擊已經明顯超出自衛的範疇,造成了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然而對於這一決議,以色列直接當場表示反對。他們聲稱「聯合國通過這一項決議,是在為哈馬斯的暴行保駕護航」,並直言聯合國已經沒有任何「合法性」。在以色列看來,聯合國大會的這份協議並沒有譴責哈馬斯,也否認了自己的「自衛權」,是為了「束縛住以色列的手腳」。

當然,這項決議本身,並沒有像以色列說的那樣,說否認了他們的「自衛權」。事實上,包括中國等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認為以方有合法的自衛權,但現在的關鍵問題在於,以色列的反擊已經明顯超出了「自衛」的範疇,在加沙造成了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以色列顯然已經站到了安理會的對立面,挑戰安理會的權威。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以色列或許才是最不應當否認聯合國決議,否認聯合國合法性的一個國家。畢竟,以色列當初之所以能在中東有一個立足之地,就是在聯合國決議的基礎上建國的。而以色列現在質疑聯合國的合法性,那麼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外界是不是也應該質疑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呢?

綜上所述,以色列現在之所以敢如此囂張,主要還是因為有美國的撐腰,但美國的撐腰,不代表以色列就可以為所欲為。如果美國約束不了以色列的行為,繼續挑戰國際秩序和規則,那麼需要付出的代價的不僅僅是以色列自己,就連美國在中東乃至全球維持霸權的根基和規則,也會在它對以色列的一次次包庇中被慢慢蠶食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c2f3ac7cd11943bb82ce5880f2e6c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