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推出i茅台,是在盤算什麼? | 品牌新事

2022-04-10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茅台推出i茅台,是在盤算什麼? | 品牌新事

文 / 林克

雖然才過去10天,但不出意外的話,i茅台將成為2022年中國最火爆的App。

上線第一天,i茅台就衝到蘋果App Store免費榜第一,而這時候,這款App其實還沒開始運行。

試運行第一天,總計有299萬人、622萬人次在i茅台上參與申購26000多瓶酒。

火爆的數字,代表著市場對茅台酒的強勁需求——有便宜茅台賣的地方,肯定有很多人。

但是,在這些人里,也有一些不滿的聲音。因為他們發現i茅台並不售賣最受市場歡迎的主力品種——「53度飛天茅台酒」。而且,在售的四款酒里,兩種不同規格的「虎茅」利潤可觀,但中籤率極低;珍品茅台和茅台1935則沒有太多利潤。

這麼低的中籤率,最後卻可能只有100元利潤,有人說茅台公司是在搞飢餓營銷;還有人說,這是在親自下場撈利潤;甚至有人說,茅台這就是利用品牌號召力在搭售庫存。

既不賣飛天,放的量又少,到底圖什麼?

種種流言蜚語,真的都太看輕茅台了。以茅台的實力,想實現這些目標,用得著這麼大費周章?

真相是,銷售這些酒獲得利潤,只是戰術層面的小目標,通過自有電商平台售酒這個行為本身,才是戰略層面的大目標。

其一,為自營渠道開闢新戰場。

上線一天就位列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第一天有多達299萬人預約,沒什麼廣告投放,媒體搶著報道,用戶搶著下載……雖然目前電商在茅台營銷體系中的占比還很小,但i茅台以極其強勁的登場勢頭,向市場證明了茅台想做好自營電商絕非難事。

其二,利用品牌號召力,提升系列酒的知名度和銷量。

長久以來,大多數茅台的消費者都只知飛天,只認飛天。過分依賴單一商品品種,對企業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此次i茅台上發售的四款酒,搶到的人雖少,但起碼讓幾百萬人知道了這些酒,並且了解了它們是什麼價位。如果能繼續保持一定熱度運營下去,消費者對茅台酒產品體系的認知還會進一步加深,銷量也會隨之提升。

其三,通過官方定價和供貨,對茅台酒的市場價進行錨定。

在茅台的產品體系中,飛天當然是龍頭,但往下就出現了價格斷層,在1000元價格帶缺乏拳頭產品,而今年新推出的茅台1935便擔負起了這個任務。

但是,因為出身名門,茅台1935在上市後很快就在二手市場被捧到了2000元一瓶,這就偏離目標了,只有價格沒有銷量,完全無意義。不利於整個產品體系。而在i茅台發售之後,茅台1935的價格便降到了1500元以下,妥妥地打擊炒酒、價值回歸。

i茅台的搶購、發貨形式,有幾重考慮?

戰略目標明確是基礎,但具體如何達成是第二步。

從i茅台的購酒模式上看,貴州茅台公司為走好第二步可下了一番苦功。

過往的茅台售酒,不管哪個平台,都是卡時間點搶購,拼手速、拼網速,由於供不應求,絕大多數人都是還沒反應過來就結束了,挫敗感很強。而i茅台採取登記抽籤的形式,從搶酒變成了抽酒,參與就變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對消費者而言,是好事。

在i茅台正式上線前,有人猜測i茅台會跟其他電商一樣,從自己的倉庫直接發貨。但i茅台最終採用了線下提貨的方式,讓消費者去一趟門店。對消費者來說,雖然要邁邁腿,但產品保真、服務保質;對茅台來說,加強了與消費者的聯繫,等於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流量池。

當然,最重要的抉擇,還是53度飛天的售賣問題。

i茅台不賣飛天,保證了這款最重要的產品價格穩定,讓廣大經銷商的利益免受衝擊,也讓i茅台得以平穩上線。

貴州茅台是想解決53度飛天酒的炒酒、囤酒問題,也確實可以通過直銷53度飛天來增厚利潤。可他們沒有這麼做,他們更在意產品價格的平穩,營銷體系的健康。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飛天問題上的審慎,足見公司管理層眼光長遠。

貴州茅台給i茅台的定位是「新產品、新渠道、新平台」可以看到上線的四款酒都是2021年12月以後的新品。未來,i茅台很可能會作為貴州茅台獨家新品首發平台,與長銷的53度飛天形成互補關係。

貴州茅台的經營邏輯:做人民的茅台

貴州茅台這幾年動作頗多,從擴產,到推廣系列酒、建設直銷渠道,再到推出i茅台。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目的是什麼呢?或者說茅台在意的是什麼呢?

股價?利潤?

都重要,也都不重要。

茅台的大股東是貴州國資委,交出亮眼的財報,讓股價上漲,固然有好處,但在不大規模套現減持的背景下,市值只是數字而已。

至於利潤,倒是頗受茅台重視。可茅台想賺錢,提價就行了,在當前的供求關係下,一點阻力都不會有。但茅台沒有走這條路,因為管理者看到了盛世之下潛在的風險:

首先是酒價走高的壓力,如果茅台酒變成「有價格、沒銷量」的奢侈品,對企業而言是不利的。

其次是有太多中間商賺差價,囤酒、炒酒的現象難以根絕。

最後是前文提到的,過度依賴飛天這一條腿走路。

所以茅台這兩年,做的都是這些問題的針對性工作:通過擴產來緩解供不應求的現象,控制酒價;通過清理經銷商隊伍、建設自營渠道,來優化經銷商體系,加強對價格的掌控力;發展系列酒、推出新品種,做大做強子品牌,實現兩條腿走路。

總而言之,貴州茅台做到今天的規模與地位,思考的早已不是如何賺得更多,而是如何走得更遠。如何讓普通消費者買到平價茅台,贏得他們的信賴與喜愛,從而長久地保持品牌影響力和行業優勢地位,才是茅台的課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c117a2395737e402964fdf53e2190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