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摳「肚臍眼」,小心肚子疼?究竟為什麼?日常又該如何清洗?

2023-09-13     漫說健康

原標題:亂摳「肚臍眼」,小心肚子疼?究竟為什麼?日常又該如何清洗?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摳「肚臍眼」的經歷,殊不知這個長在肚皮上的「眼」,學名叫肚臍又可以稱作「神闕穴」。

簡單說就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被剪斷、癒合、脫落之後留下的疤痕。

很多家長都會告訴孩子不能亂摳「肚臍眼」,不然就很容易肚子疼。

肚臍是怎麼形成的?

胎兒在孕婦肚子要想正常發育,就需要不斷吸收孕婦的血液和營養,而臍帶就是連接胎兒和胎盤的一個重要的紐帶

當胎兒出生的時候臍帶會被醫生剪斷,這樣才能將胎兒和寶媽分開,為了避免感染和發炎,醫生在剪臍帶的時候會留下一小段,大約一周後左右痊癒後就會形成肚臍。

很多老人都告訴孩子:「肚臍通腸道」,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保護肚臍,如果經常用手摳肚臍就會肚子疼。

事實上這種說法一點科學根據都沒有,因為肚臍只是一個緊挨著腹膜的「死胡同」。

但由於肚臍周圍的血管比較密集,而且距離心臟也比較近,所以平時最好不要隨便摳肚臍。

摳肚臍有哪些危害?

很多小孩子由於好奇心特彆強,容易在不經意間摳肚臍,雖然說摳肚臍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但還是建議最好不要摳。

因為肚臍皮膚特別薄,而且又沒有皮下脂肪支撐,一旦摳肚臍的力量比較大,那麼就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良刺激,甚至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

但由於大多數人的肚臍都是凹陷的,很容易成為藏污納垢的地方,一旦滋生細菌就可能會誘發臍炎出現。

當發現肚臍上有油泥或其他污垢時,建議應該積極洗澡或用棉簽蘸取酒精擦拭,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一些意外情況。

如何清洗肚臍?

肚臍經常暴露在外很容易藏污納垢,當肚臍特別髒的時候,就應該抓緊進行清洗了。

事實上清洗肚臍的方法非常簡單,可以直接在洗澡的時候順便清洗一下肚臍,或者是直接用毛巾蘸取溫水擦拭肚臍,都可以起到清潔肚臍的效果。

但在清洗肚臍的時候千萬不能太用力,否則就可能導致肚臍皮膚受損,這種情況下就可能誘發臍炎出現。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可以用棉簽或軟布擦拭肚臍,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遇到一些比較頑固的污垢時,也不能太過於用力搓洗,可以放上一點沐浴露等到污垢軟化之後,輕輕一擦就會一掃而光。

事實上肚臍做為人體中最不起眼的一個部位,非常容易被人們給遺忘。

尤其是對於一些不愛洗澡的人群來講,肚臍中還會隱藏很多污垢和細菌,雖然肚臍並沒有和腸子連通,但受到損傷之後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平時不僅不能摳肚臍,而且還要多注意保護肚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b57c19bb91d5cdfddc38e554a17a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