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神話」麥斯基造訪東藝 家庭三重奏詮釋室內樂藝術

2023-12-20     搜狐音樂

原標題:「大提琴神話」麥斯基造訪東藝 家庭三重奏詮釋室內樂藝術

12月19日晚,「大提琴神話」米沙·麥斯基攜一雙音樂家兒女,以「麥斯基三重奏」的家庭組合形式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上了克拉拉·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與蕭士塔高維奇的作品。

演出現場,75歲的米沙·麥斯基仍然氣度非凡,琴聲渾厚有力,靈動細緻。一頭蓬鬆白髮搭配具有民族風情的束袖上裝,麥式颱風躍然舞台。而他絢爛技巧與詩意氣質完美融合的演奏,扣動著樂迷的心門,弓弦之間亦傾瀉出輾轉迂迴的人生際遇,點亮台下所有人的心扉,令觀眾如醉如痴。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音樂會是東藝年末重磅國際引進項目收官之作,同樣是在開票後短時間內售罄。此前,馬祖耶夫、大衛·葛瑞特、王羽佳等古典樂壇明星,共同點亮滬上古典圈的高光時刻,在東藝2023/24演出季中連續創下多個售票新紀錄。明年1月,波蘭鋼琴大師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將登東藝舞台,為滬上樂迷帶來驚喜。

家庭三重奏呈現浪漫的多樣性

麥斯基的子女與他一樣,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女兒莉莉·麥斯基是鋼琴家,兒子薩沙·麥斯基是小提琴家,他認為與子女同台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當晚三人以極高的心靈感知與默契度,展現了家庭式的溫暖。

麥斯基和鋼琴女神瑪塔·阿格里奇也曾有過漫長的合作,二人的聯袂演奏在古典音樂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阿格里奇常和最愛的家人、朋友,演出她摯愛的作曲家的室內樂作品,用音樂講述人生的悲欣交集。室內音樂會的演奏形式,因其靈活親密的方式在我國國內亦逐漸風靡成行。

當晚的音樂會,演出曲目可謂匠心獨具,上半場以克拉拉·舒曼《三首浪漫曲》開場,悠長的旋律如漣漪般蕩漾開來,柔美中藏著一絲悲傷。緊隨其後的是勃拉姆斯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鋼琴開啟獨奏、大提琴寬厚地回應後,小提琴亦捲入勢不可擋的靈感噴發,期間氣氛在朦朧夢幻、超然物外與暗淡悲傷中轉換,現場樂迷投身其中,感受到無盡的美感與樂趣。

下半場,從德奧轉向俄羅斯。俄系作品中,拉赫瑪尼諾夫的4首浪漫曲及小品節選(旋律、黃昏、練聲曲、悲歌)展現出了獨有的細膩與浪漫。最後,音樂會以蕭士塔高維奇《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作結,傳遞出了這部「肖氏筆下最偉大的輓歌之一」包含的複雜情緒。

「雙料傳人」最流利的「母語」是音樂

麥斯基初次登台即贏得「未來羅斯特羅波維奇」的美名,作為史上唯一師從皮亞蒂戈斯基和羅斯特羅波維奇兩大名家的「雙料傳人」,在過去近半個世紀間,他和無數享譽世界的指揮家、鋼琴家、管弦樂團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更在DG公司錄製了大量暢銷唱片,可謂以DG唱片為首的歐系當家台柱。他一生獲獎無數,多次格萊美提名,在世界各地廣受追捧。

偉大的音樂是不朽的,讓人滿懷希望,偉大的藝術家亦然。作為定居比利時的猶太音樂家,麥斯基常以「世界公民」自居,這個稱謂也成為了他最具標誌性的自我表達,哪裡有熱愛音樂的人們,哪裡就是他的家鄉。他最常用的語言是英語,但他卻說最流利的「母語」是音樂。「每天叫醒我的鬧鈴,是馬勒第五交響曲當中的一段慢樂章。」麥斯基曾經打趣道。

他曾在採訪中提到,做音樂就要求同存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賦和局限,最好的天賦就是能認清自己的特質與局限。「這樣一個多元的世界,一定是異大於同的。音樂的樂趣就在於體會微妙的異。」 (現場攝影 茅新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aae93f3a7313b5f99046526f21ce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