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稱普京下令停火是為喘息,北約秘書長警告:低估俄羅斯極危險

2023-01-06     國防時報看點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指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自莫斯科時間1月6日12時至1月7日24時在烏克蘭整個接觸線實行停火制度。

要知道,就在新年之際,俄羅斯國防部近日通報說,烏克蘭武裝力量對頓涅茨克馬克耶夫卡地區的俄軍臨時部署地進行了打擊,造成63名俄軍人死亡。



資料圖

而烏克蘭方面甚至放出消息稱,「向分離主義分子和應徵入伍的人送上問候和祝賀,他們被帶到了被占領的馬克耶夫卡,擠進了職業學校大樓,聖誕老人用袋子裝了約400具(俄羅斯士兵)屍體。」

按常理來說,眼下正是俄方進行反擊的時候。那麼,普京為何下此命令?

據塔斯社等俄媒報道,普京是鑒於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的停火呼籲,基於大量信奉東正教的公民生活在特別軍事行動區內,俄方呼籲烏克蘭方面亦宣布停火,並允許他們在東正教聖誕節期間參加宗教活動。

不過,面對普京的這個決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視頻講話中表示,他不認為在傳統假期期間有必要進行停火。

除開澤連斯基的不屑,英國外交大臣也跑出來刷存在感,稱「俄方停火不如撤軍」。

另外,美國總統拜登談及普京停火36小時提議時稱,「他試圖尋找一些喘息之機」。

看得出來,美西方並沒有停火的意願。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認為,俄羅斯是在爭取喘息機會,普京的這個單方面停火建議," 不能也不應該被認真對待 "。

因此,俄羅斯要停火,但烏克蘭不答應。



資料圖

實際上,根據俄羅斯有關媒體的報道可以確定,宗主教基里爾發出聖誕節休戰的呼籲的消息,其實是從1月5號早些時候才出現的,而普京等一眾俄羅斯高層,幾乎是「緊隨其後」,立刻就響應了基里爾呼籲,1月5號晚上的時候停戰的消息就已經在俄羅斯媒體上公布,其中顯然有著某些聯繫。

有分析認為,雖然俄羅斯官方並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停火就是最好的語言,一旦烏軍也主動停火,那就說明澤連斯基願意和俄羅斯談。但目前澤連斯基和美西方的表態十分明確,並不希望停火與談判。

而這樣一來,輿論方面似乎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一直以來,美西方的宣傳幾乎是「一邊倒」的抹黑俄羅斯,某些外媒直接給俄羅斯扣上了「侵略者」的帽子。

而俄羅斯此次主動要求停火,烏克蘭不接招的後續影響也出來了,那就是讓全世界看清楚烏克蘭和澤連斯基政權的真面目,以及美西方的偽善。

目前,最糟心的還是澤連斯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有分析稱,普京終究是棋高一著,此次直接將澤連斯基逼到進退兩難的窘境之中。



資料圖

眼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出提醒,稱現階段沒有跡象表明俄方改變對烏特別軍事行動計劃和目標,低估俄羅斯是極其危險的。斯托爾滕貝格重申一貫立場,即北約各成員國有必要進一步增加防務支出,他當天再次強調在安全領域增加投入的重要性。

實際上,俄烏雙方繼續僵持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目前烏克蘭的損失已經不可計量,基輔一片狼藉,而美西方的軍援總有枯竭的一天,繼續衝突也意味著烏克蘭越往失敗的深淵加速走去。

延伸閱讀:

媒體:俄士兵現抗命行為 普京下令停火給俄軍喘息機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作出反常決定,下令自莫斯科時間1月6日12時起,在烏克蘭整個接觸線停火36個小時。

普京說明,此舉措是考慮到俄羅斯宗主教基里爾的「聖誕節休戰」倡議,以便大量生活在戰區的東正教徒參加聖誕節的宗教、儀式活動。



資料圖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雙標行為。他指出,俄羅斯在平安夜、新年節點依舊發動襲擊:炮轟赫爾松,以及發動大規模飛彈和無人機襲擊。因此,俄方的「單方面停火」不能也不應該被認真對待。

烏克蘭總統辦公廳主任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認為,如果俄羅斯能夠撤出占領的烏克蘭地區,烏方可以考慮俄方的臨時休戰提議。但很顯然,俄軍一旦撤出,相當於此前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對俄軍的士氣也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視頻講話中表示,根本沒有必要接受俄方的停火倡議。他認為,普京的停火命令只是為了阻滯烏克蘭在頓巴斯方向的推進速度,並在此期間補充武器裝備。這說明烏方認為,目前在前線失利的是俄方。



資料圖

的確,俄軍前幾天遭受了嚴重損失,一個俄軍臨時部署點由於俄士兵的違規操作,招致了烏軍的火箭彈襲擊,89名俄士兵陣亡,這是自俄烏開戰以來,俄軍遭受的人員損失最慘烈的一次襲擊事件。

外界紛紛認為,俄軍之所以會遭受如此損失,違規使用手機只是表象,其背後體現的是俄軍已開始出現違抗上級命令的行為,這很可能是源於部分士兵對俄烏衝突戰線拉長的厭倦,尤其是在原本應該歡慶的新年節點,這種反差感加劇了對戰爭的厭惡。

那麼普京會下令停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一是可以給俄軍一個喘息的機會,穩定俄軍的情緒,二是可以在此期間重新擬定戰場策略,以及調動戰備物資。



資料圖

專家認為,俄軍接下來的戰術就是無止境的飛彈、無人機對烏能源設施發起打擊,儘管這是一種長期的消耗戰術,且在美西方國家的不斷援烏背景下,這個戰術並不利於俄羅斯,但在巨大的能源憑依下,這或許是俄方能夠採取的最佳戰術。

這個戰術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需要大量的飛彈、無人機,一旦武器供應被切斷,戰場態勢將瞬間反轉。此前已有多方報道,俄軍使用的無人機大量由伊朗供應,當前,美國正聯合一些國家擬對伊朗實施新的限制措施,包括限制伊朗獲取製造無人機的原材料等。



資料圖

也就是說,若俄烏衝突戰線繼續拉長,直到俄方彈盡糧絕,伊朗也會陷入困境。當然,彈盡糧絕的確有些誇張了,畢竟普京前不久才批准給予俄軍「無限經費」,俄軍工產線正加緊生產武器裝備,包括一系列最先進的武器。

只要能夠保持俄方在空中打擊的優勢地位,那麼向伊朗購買無人機技術也不是不可能,而伊朗顯然站在美西方的對立面,在美國加緊制裁的情況下,伊朗會義無反顧地幫助俄羅斯。

顯然,若俄烏雙方都不肯讓步,這場衝突不僅難以結束,還會不斷擴大為世界範圍的資源浪費,和談是顯而易見的最優解法,但並不是部分國家謀求地緣政治利益的最優解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aa25249c42345029a069d842e68ee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