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千家萬戶!多項金融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4-09-24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房地產市場不僅事關宏觀經濟,更是關係著千家萬戶,在今天(24日)的發布會上,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推出多項和房地產相關的金融政策,備受各方關注。

首先是降低銀行存量房貸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商業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將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到新發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下調0.5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潘功勝:我們預計這一項政策將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總數1500億元左右,這有助於促進擴大消費和投資,也有利於減少提前還貸行為,同時還可以壓縮違規置換存量房貸的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將完善房貸定價機制,推動未來商業銀行和客戶,根據市場化原則,通過協商確定房貸利率的變化。業內專家表示,本次政策的出台將有效改善需求,提振市場信心。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原有的存量貸款與新發貸款之間利率存在著巨大的倒掛,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順應整個市場的呼聲,另一方面理順了我們當前的貸款結構。

此外,本次新出台政策將全國層面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統一為不低於15%,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潘功勝:地方政府可以採取差別化的安排,在全國底線基礎上確定轄區內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商業銀行根據客戶風險狀況和意願,與客戶協商確定具體的首付比例水平,這是商業銀行和個人之間的一種市場化磋商。

政策還明確,將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中房企存量融資展期等階段性政策延期,從今年底到期延長至2026年底;在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方面,將中國人民銀行的資金支持比例從60%提高至100%。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潘功勝:原來商業銀行1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提供60億元,現在商業銀行1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100億元,加快推動商品房的去庫存進程。

金融監管部門將研究出台政策支持收購房企存量土地。在將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基礎上,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盤活存量用地,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為了引導金融機構滿足房地產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推動項目建成完工和交付,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住建部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把合規的在建已售項目納入項目「白名單」,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 李雲澤: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超過5700個,審批通過融資金額達到1.43萬億元,支持400餘萬套住房如期交付。截止到8月末,今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較年初實現了正增長,扭轉了幾年來房地產開發貸款持續下滑的態勢,房地產的併購貸款和住房租賃貸款也分別增長14%和18%。

存量房貸指已發但未還清的個人住房貸款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