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來臨氣溫驟降,卻擋不住百姓的健身熱情,家住新天地自然康城社區的居民胡鎖金大爺早晨走出家門,步行五分鐘就來到希望綠洲公園,沿著健身步道快步走了兩圈;隨後,溜達到附近塔北路菜市場,在早餐店點一份熱氣騰騰的豆漿和油條;飯後,在菜攤上挑選幾樣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拎回家準備做一頓豐盛的午餐;閒暇的時候,他來社區的菜鳥驛站領取代收的網購包裹,去修理店送修壞了的小家電……
隨著我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發現,家門口的社區商業更完善、生活更方便了,步行15分鐘,即可滿足日常生活消費需求。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一刻鐘「圈內」生活,是小切口,也是大民生。2022年8月,我市獲得國家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後,在中心城區先行建設了32個便民生活圈,今年在此基礎上又新建了81個便民生活圈,因地制宜提供業態更豐富、品質更高的便民服務供給,讓城市生活更便利舒適。
拓展新場景 社區消費更活躍
在塔北路菜市場的入口處,有一塊醒目的「新天地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地圖」,上面標註了各個業態的位置,旁邊還有一個二維碼。
「掃描這個二維碼,居民就可以快速查詢身邊的便利店、早餐店、藥店、果蔬銷售、快遞站等多項便民業態服務網點,實現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信息一圖包攬。」新天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宋彩苓說,在這個智慧服務小程序上,街道地圖、價格查詢、電話預約等社區服務都可以「一鍵搞定」。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銜接了「家」和「城市」,「智慧」是其中重要的連結帶。我市各社區積極打通線上線下生活場景,將服務半徑在步行15分鐘的社區商圈打造成居民便利消費新場景。
「掌心對準設備,隔空感應手掌兩次,這時設備會生成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描後即可完成註冊,然後直接『刷掌支付』。」近日,在36524便利店瑞城店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顧客宋先生體驗了新的支付方式,「太方便了,從開通到支付成功,只用了30多秒時間。這種不掃碼、不刷卡的隔空感應模式,比較方便老人來便利店買東西使用。」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在 「雙線互動 」中,消費市場進一步活躍。西里街道聚焦居民需求,整合轄區資源,搭建「共享直播間」,為轄區有需求的企業商家免費提供場地和設備進行直播,免費為轄區商家和居民搭建了互動橋樑,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第一時間了解轄區商家優惠服務,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融入居民生活、走進居民心坎,激發社區商業的活力和潛力。
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二環內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基礎上,下一步持續拓展生活圈的服務半徑,精準滿足居民需求,提升社區生活消費的便利化、品質化水平,在改善服務民生、促進消費升級、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8723ded9b8ae31cd92f873a31a22d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