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最幸福的國家」生活是什麼體驗?

2024-09-24     新中式的力量

不丹,地處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之間,因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處而得名為雷龍之地,是一個擁有70萬居民的佛教君主制國家。

大多數人對不丹的印象往往僅局限於兩點:在不丹的外國遊客每天都會被收取100美元(約合人民幣707元)的可持續發展費(又稱旅遊稅),以及它是國民幸福指數這個指標的誕生地。

隨著這個曾經隱藏的王國逐漸向世界開放,以上兩點及令人驚嘆的喜馬拉雅山脈景觀使得不丹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地。

但這裡的人真的幸福嗎?不丹人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外國人)談論的第一件事就是不丹的國民幸福度,」綠色不丹保護組織的創始人坦普爾說,「我個人認為,生活在不丹真的很平靜,在這裡很快樂。」

牛津大學和聯合國每年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將北歐國家芬蘭、瑞典和丹麥列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該報告對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排名,不丹並未上榜。

「我必須說,不丹人實際上是幸福的,但現在由於現代事物和技術的湧入,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疏遠了,然後我們往往變得更加沮喪和悲傷。」不丹首都廷布的一位網絡博主丹丁·普布表示。

不丹是一個佛教國家,精神和宗教對人民的幸福度至關重要,」他補充說,「問題是,電子設備使人們在某種程度上被分散了注意力,他們會忘記早晚的祈禱,只知道拿著手機,開著TikTok,手指上下滑動。」

01

現代化在不丹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地人會自豪地告訴你,廷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交通信號燈的首都,商店和餐館都是由當地人自營的,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國際品牌的身影,僅有幾個連鎖的高檔的Le Meridien和Aman酒店的據點在這裡開疆擴土——除此之外,在這裡你幾乎看不到任何國際企業的標牌。

不丹企業家喬基·旺莫認為,像麥當勞和 星巴克 這樣的公司不大可能來到不丹,不是因為當地的政策或習俗,而是因為這裡根本不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

「我們的人口太少了,如果要經營一家品牌連鎖店,10年內我都賺不回連鎖店的特許經營費。」旺莫說,他在不丹南部的蓋勒布市經營著幾家店面,包括一家咖啡店。

「我再重申,即使這片區域所有人都來這裡,每天喝一杯咖啡,他們也賺不夠這個特許經營費。」

旺莫親眼目睹了不丹的變化。蓋勒布是一個靠近印度大吉嶺邦邊境、人口約1萬的小鎮,被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親自挑選為新建的「正念之城」(特別行政區,以進一步提升「國民幸福指數」、可持續發展為原則進行基礎建設)。

幾乎在不丹的每一個家庭和企業中,都會懸掛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的肖像,有點類似其他國家懸掛國旗。國王的照片與喇嘛們的照片並列,出現在不丹每一座佛教寺廟中,並擺滿了鮮花、水果和糖果等供品。

「不丹富人的房子又大又華麗,而我們國王的住所卻又小又簡單,」坦普爾說,「我認為這就是不丹人民幸福的關鍵所在,國王不是想著自己,而是想著人民。」

02

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不丹到海外學習和工作。20多歲的普布正於澳大利亞珀斯攻讀傳播學碩士學位,作為不丹新一代的典型代表,他既熱愛家庭和傳統,又渴望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不丹有句諺語說,『你的鄰居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如果他/她去擠牛奶,你也去擠牛奶。如果他們去田裡幹活,你也去田裡幹活』,」他認為這就是不丹現在留學風氣盛行的原因,「『哦,那個鄰居的兒子或女兒要去澳大利亞,我也得送(我的孩子)去』。」

「我擔心的是,在不丹留學生去其他國家生活了七年後,他們會被其他國家的習俗和習慣同化,回國後反而難以適應不丹的傳統生活。」普布說。

對於不丹人而言,探索外部世界不是拿起行李箱說走就走。只有三個國家在廷布設有外交使館,這意味著大多數國際關係都必須通過印度進行。不丹的貨幣努爾特魯姆與印度盧比直接掛鉤,大多數商店和企業都會接受這兩種貨幣。

《亨利護照指數》把不丹護照排在全球第87位(我國排名63位),持有人可以免簽進入55個國家,不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或歐盟等等地區。

不丹的國際航空樞紐帕羅國際機場被稱為是世界最美降落機場,但也是最具危險性的機場之一,它位於兩座山脈之間的山谷中,只有小型飛機才能安全起降。因此,帕羅機場僅提供飛往附近曼谷、達卡、加德滿都和新德里的短途航班。

對於不丹普通人而言,國際旅行仍可望而不可即。根據政府數據,不丹人均年收入為1387美元(約9785人民幣),而從帕羅到曼谷的航班起價就需近350美元(約合2470元人民幣),相當於不丹普通人三個月的全部收入。

03

曾在印度求學的旺莫嘗試用不丹本地人和外國人的雙重視角看待自己的祖國。

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已經過時了,我們必須學習和接受新的方式。」她表示。

旺莫認為,不丹所有辦公模式和服務模式都過於落後了,幾乎沒有任何線上辦公渠道。不丹的辦公模式中幾乎沒有任何遠程會議,服務中缺乏各種線上客戶服務,甚至在網銀上填寫個人信息表格都必須親臨櫃檯。

此外,與世界許多國家相反的是,不丹的大多數工作都要求職員穿著傳統服飾,男性身著名為「gho」的連身及膝短袍,搭配長筒襪,女性則穿著「kari」的長袖短外套和沙龍式的長裙——僅僅是在工作中穿著,下班後,部分不丹人則會換上牛仔褲和T恤開始自己的業餘生活。

坦普爾表示,不丹人的心態是以社區為中心的,社區里每個人都相互認識並相互關照。鄰居們會不請自來地串門,整個村莊會一起去看望新生兒或歡迎從醫院歸來的人。

對於旺莫來說,這種社區精神有時會讓人窒息,她很難告訴別人她想獨自吃飯或不想每天都有客人來訪。

儘管不丹擁有免費的公共醫療體系,但她認為不丹在心理健康方面還缺乏坦誠。她在Gelephu經營的咖啡館鼓勵顧客互相談論心理健康問題。在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隔離而失去了熟悉的社交網絡,心理健康問題凸顯出來。

「因為疫情的隔離,人們缺乏交流,」她說,「然後,當他們開始交談時,他們才意識到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多麼重要。現在正是心理健康話題真正受到關注的時候。我認為,心理健康是一場非常個人的鬥爭。」

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敞開心扉,旺莫常常在她的貓咖舉辦各類詩歌朗誦等活動,並設置了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供人們借閱。她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結束月經污名和鼓勵女性創業的活動。她認為,不丹變革的步伐還不夠快。

「穿上現代化的衣服開著汽車並不能讓我們達到目標,(變革)將對我們造成沉重打擊。有些人不高興,有些人害怕,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否挺過去。但是,當我們有共同的信仰時,我們必須這樣做,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

查看原圖 452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846568d1de0c1413d94f9db2869c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