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要面臨無數次考試,越是臨近考試,壓力越大,人也就越緊張。
而越是緊張的時期,孩子就越容易浮躁。
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越是到了這種關鍵時期,家長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在考試前,家長多對孩子說以下這幾句話,孩子能發揮得更好。
1
「只要今天的你,超過了昨天就好」
幾乎每個家長口中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別人的小孩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你不行?」
「你看,別人的小孩都獲得了獎狀,你怎麼都沒有?」
很多家長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通過打擊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但是這樣做,往往更容易導致孩子自卑、不自信、不上進。
特別是在期中考試前,如果家長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孩子,那麼孩子將會對學習感到厭煩。
因此在這段特殊時期,家長千萬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比較」,它也有積極的一面。
但如果真的要比,應該「自己跟自己比,這次跟上次比,現在跟之前比」,而不是跟別人比。
只要這次比上次進步了,那就是值得肯定的。
這樣的一句話,會讓孩子沒有那麼大壓力,會心平氣和地看待這場考試。
2
「凡事都要個計劃,複習也一樣」
考試前,最令家長頭疼無比的一個問題是:孩子複習沒有自覺性。
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為應對期中考而定下的學習任務也沒有好好完成。
孩子的自律和自覺,通通都丟到了太平洋里。
以上這種種問題,都是因為孩子沒有良好的複習計劃性。
孩子本來就沒有複習計劃,所以不能好好安排各項複習。
孩子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所以自覺性不強。
我們都知道計劃的重要性,但孩子不知道,他們甚至不懂得要如何制定計劃。
因此在這段關鍵時期,家長要常對孩子說這句話,並且幫助孩子制定複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計劃,複習才有目的性。」
而且制定計劃後,家長還要做好監督人的責任,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時表揚,沒做好的地方要適當懲罰,並且找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3
「結果不重要,只要你全力以赴」
現如今,孩子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
從上學開始,孩子除了學校教育,還要上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周末也不能休息。
現在就連小學生,也要面臨三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的局面。
可以說,絕大多數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優異的好成績。
特別是期中考來臨,家長更是希望孩子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
這時候,孩子的壓力就會成倍增加,從而影響到考試發揮。
其實聰明的家長,根本就不會特別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在意的是孩子努力的過程。
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考試只是孩子的一個考驗而已,是一個里程碑。
可是孩子到底學到了多少,不單在考試裡面表現出來,主要在他平時個人的表現。
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同時也會存在短板。
過分苛求高分數,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
所以在考前常對孩子說這句話,會讓孩子釋放自己內心一直壓抑的情緒,從而露出燦爛的笑容,自信心爆棚。
4
「你做得很好,我為你驕傲」
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都相信這樣一種教育觀念,那就是:
「棍棒底下出孝子。」
他們認為,不能經常誇獎孩子,孩子很容易驕傲的,所以要給孩子澆冷水,看清自己的處境,才會奮發向上。
很多家長這樣想,也這樣做,但錯得厲害。
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分。」
鼓勵能給孩子傳遞愛的信息,讓孩子知道自己真的很棒。
鼓勵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動力一直努力。
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吝嗇讚美和鼓勵,特別是在期中考前這段關鍵時期,家長更是要讚美和鼓勵孩子。
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要大方讚賞,表達自己的驕傲,讓孩子有動力一直努力下去。
但是也要注意,在孩子做得不好時也不要先鼓勵,更不要大聲批評,而是要和孩子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充滿自信,迎接期中考試。
5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只知道無私的付出,但很少在嘴上告訴孩子:
「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甚至不少家長認為,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就是難為他們。
因為受傳統的觀念影響,很多家長總覺得這句話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的。
反而,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威脅孩子,經常會說「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
其實,這樣的話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從而變得敏感膽小,更甚至會
讓孩子對學業產生倦怠,變得不愛學習。
所以在生活中,特別是在期中考這段關鍵時期,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的心態。
家長要經常跟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經常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也會讓孩子更加自信,精神飽滿地學習。
古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話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說得好了會讓人如沐春風,說得不好了,能傷人於無形。
所以各位家長在教導孩子的時刻,千萬要重視說話的力量。
傷害孩子的話要儘可能少說或是不說,對孩子有好處的話要多說,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end-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