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請了數十位專家,來談談企業家與「專精特新」的關係

2022-03-01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我們請了數十位專家,來談談企業家與「專精特新」的關係

點擊上圖共赴盛會

助力專精特新,成就隱形冠軍

2022年「潮起何處·『專精特新』企業與投資峰會」將於3月28日開幕,吳曉波老師會同政策制定者、知名學者、行業專家、一線企業家,圍繞「專精特新」「產業投資」「雙碳」「數字化」等多個前沿話題展開論道,共同探討企業價值成長之路。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呼之欲出的時代浪潮

今年北京冬奧會的點火儀式,雖然沒有像2008年的「飛天」場面那樣氣勢恢宏,卻以低碳環保的理念引人注目。從運動員跑上高空作業平台,機械臂移動到指定位置,到點火成功,一氣呵成,分毫不爽。 助力專精特新,成就隱形冠軍

人們可能沒注意到,全場「最靚麗的仔」其實是那台國產智能臂車。它安靜、快速、平穩、可靠,末端操控的精度甚至達到了毫米級。

導演組要求從火炬手點火到設備退場須在2分30秒內完成,而設備停放在20米開外的地方,這等於讓一個人在奔跑的同時將一根線插入針眼。

這台智能臂車來自星邦公司,一家專精特新企業。在高空作業平台領域深耕11年後,星邦在2019年一舉刷新了最大作業高度、最長伸距、最大載荷三項世界紀錄,不久前它還入選了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指的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中小企業。

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將「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以來,「專精特新」作為一個熱詞多次出現在「十四五」規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被提到與「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問題」同一高度。

目前,在我國的3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有11.7萬家專精特新培育企業、4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92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它們既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力量,也是廣大中小企業的進化方向。

「專精特新」背後的托舉力量

如果把商業世界比作一個生態系統,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不是枝幹挺拔的喬木,甚至不是鬱鬱蔥蔥的灌木,而是生生不息的野草。它們能讓整個商業生態系統更加健康、更加堅韌。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德國。20世紀80年代,西德的經濟體量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卻是當時的世界頭號出口大國(1986年)。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德國的300多萬家中小製造業企業,巔峰時期它們貢獻了德國80%的出口份額。

但同時,因為領域過於細分,專精特新企業在成長中又充滿了危機。

它們往往需要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深耕在某個領域,不斷打磨自己的研發實力。而在「十年磨一劍」的過程中,它們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資金的壓力、人才的壓力甚至是技術封鎖的壓力。

比如開頭提到的星邦公司,就曾經因為缺乏資金,無法擴大生產,最難的時候差點撐不下去。

所以,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大水漫灌不一定行得通,更需要的是從政策到資本「無微不至」的精準扶持。

2021年9月,在密集出台激勵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連續認證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後,北京證券交易所隆重亮相。

有了北交所這一金融基礎設施,專精特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的路子算是鋪開了。

11月北交所開市,首批上市的81家企業中超過半數是「專精特新」企業,其中16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被選中的企業是幸運的,其餘的企業家也不必漠然觀望,因為中國似乎正在汲取德國模式的優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為中小企業營造優渥的發展環境。

北交所的成立,不僅為中小企業搭建了新的融資渠道,而且也為資本提供了退出機制。

這無疑是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敏銳的企業家已感受到風向變化,大批投資機構也迅速調轉車頭,從過去熱衷的網際網路和新消費等領域,沖向被長期冷落的工業製造領域。

一種全新的創投價值觀

當然,專精特新領域的投資與過去的產業投資不盡相同,企業家須在塵埃落定前調整羅盤。

首先,專精特新企業往往是長期主義的結果,投資專精特新賽道也要有與時間做朋友的耐心。

在目前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中,創業10-20年的企業有2655家,占比高達54.73%。小而精的背後是持久的專注,是長期的沉澱,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等待其慢慢生成。

其次,專精特新的重點在「創新」。投資者應當抓重點行業中的重點企業,不妨將視線瞄準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夠解決卡脖子問題,乃至引領下一代新技術革命的企業。

具體而言,在「碳中和、碳達峰」的政策背景下,關注新能源、新製造、新材料等與「雙碳」目標具有較大相關性的行業。

在算法、算力快速疊代,數據應用愈發成熟的技術浪潮中,人工智慧始終是未來產業化的重點領域。

在全球疫情影響與生物技術不斷突破的時代節點,生物醫藥行業很可能孕育新的可能性。

最後,專精特新還可能催生一種新的創業和投資的價值觀。

我們正處在變革的時代,中美博弈仍在持續,「雙循環」的格局日漸成型,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應當為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開創一條有別於歐美的中國道路。

在這樣特殊的時空坐標,廣大中小企業需要重新定義創業價值觀,併合理利用金融手段,完成技術積累和突破。

我們已然看到,「政策的手」和「市場的手」正在合力托舉專精特新企業。

惟其如此,才能彌補產業鏈上的「斷點」「堵點」,抬升中國產業的核心技術能力,讓中國企業衝破技術封鎖,從追趕者變為引領者,贏得世界的尊重。

一場為助力「專精特新」而生的峰會

當下,「專精特新」已不僅是一個熱詞,更是一聲時代號角。

如何培育專精特新公司,如何成長為專精特新公司,傳統企業又如何在目前的政策方向下搭上「專精特新」的快車,這些是政府、創投機構和企業家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2022年3月28日,890新商學主辦的「潮起何處·『專精特新』企業與投資峰會」應運而來。這是一場匯聚了政府、企業與資本三方面大咖嘉賓的盛會, 大江南北2000位企業家將在此齊聚

吳曉波老師會同政策制定者、知名學者、一線行業專家、實戰企業家,共同探討一系列關乎企業價值成長的「大問題」。

在當今的競爭格局下,企業只有不進則退,沒有大而不倒。一家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轉型升級,就要不斷地拉出新的價值曲線。

因此,本屆峰會將重點關注中國新政策下的企業發展機會,圍繞「專精特新」「產業投資」「雙碳」「數字化」等多個前沿話題展開論道。

「雙碳」與「數字化」目前已成為兩大國家戰略。對於最主要的社會主體之一的企業家來說,從企業戰略層面、經營層面、管理層面、資本層面,均需要圍繞這兩大戰略進行布局和運營。

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時期,全面解析「專精特新」這塊新大陸,為中小企業向著「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供指南,倡導資本良性助推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是峰會的責任和使命。

踏上新大陸,意味著走出舒適區,面對新的不確定性。正如理察·布蘭森所說,勇敢者未必永生,但怯懦者未曾活過。企投家有足夠的智慧、信心和勇氣證明——我們終將不虛此行。

點擊按鈕共赴盛會

潮起何處·專精特新

企業與投資峰會

詳情諮詢

獲取更多峰會信息

助力專精特新,成就隱形冠軍

點擊下圖共赴盛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74d70141d59080541a52f9773cb86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