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們,今天是臘月廿二,你們開始準備年貨了嗎?
年貨一備,這年味瞬間就來了。
也似乎只有過了春節,才算是真正地過了年。
回望過去這一年,我們大家過得都挺不易,甚至是艱難。
光是「經濟」和「健康」這兩樣,就面臨著諸多考驗和風險。
可越是這樣,我們越能發現:
幸福原本的模樣,是多麼簡單。
真正的快樂、幸福和滿足感,與貧富關係不大。
Part.1
有種幸福叫「虛驚一場」
不知道妞們有沒有刷到過這樣一幅畫面:
山東臨沂,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醫院看病,兒子本來就有先天問題的耳朵,突然腫了。
父親很害怕也很焦急,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
好在,醫生說只是供血不足,問題不大。
虛驚一場,大概是這人世間最幸福最美好的詞語了。
於是,出現了視頻中的畫面:
兩個人坐在走廊里吃飯,父親大口大口地啃著饅頭,兒子則一臉滿足地吃著大肉包。
吃著吃著,父子倆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一刻,父親心中的石頭終於放下,哪怕啃著饅頭,心裡也充滿喜悅。
這一幕,真的太好哭了!
幸福,也在這一刻,悄悄綻放。
金山銀山,不如平平安安,沒有什麼比孩子健康平安更讓人心安的了。
孩子臉太黃,醫生懷疑肝有問題,幸好,檢查過後發現只是「天生大黃皮」:
孩子被卡住,母親緊急搶救回之後,一下子腿軟了,眼淚嘩嘩流:
孩子被查出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待覆查結果的時間是極其煎熬的。
但幸好,是個誤診。
老話說得好,人生三大幸事:
虛驚一場、失而復得、久別重逢。
比起得到很多東西,在經歷過一系列驚嚇之後,發現只是有驚無險,那種幸福感要來得更加強烈和震撼。
還好,還好,最後什麼都沒沒有失去,那些最珍貴的東西沒有丟……
這對我們來說,就足夠幸運,足以讓我們心懷感恩。
Part.2
有種幸福叫「家人團聚」
人民日報發過這樣一則視頻:
廣西河池,一位長期在工地幹活的爸爸,帶著幾串糖葫蘆回到家。
進門的那一刻,孩子們歡叫著跑去迎接。
滿臉慈祥的父親,給孩子帶回來了嶄新的自行車,又從兜里掏出四串糖葫蘆。
三個孩子,一人一串,還有一串,他遞給了妻子。
他心裡裝下了家裡所有人,卻唯獨沒顧他自己。
很小很平凡的一件事,卻讓人看得淚眼模糊,感動萬分。
一串糖葫蘆,承載著父親滿滿的愛。
一串糖葫蘆,表達了他對妻子辛苦照料家庭的理解和關心。
孩子盼了很久,終於等來了爸爸;
妻子盼了很久,終於迎回了丈夫;
男人盼了很久,終於可以和老婆孩子熱炕頭。
此時此刻,他們都心想事成,眼底的幸福再也藏不住。
男人用自己瘦小的身軀,帶給這個家無限的溫暖和心安。
你看,幸福的模樣,就是如此簡單。
並不是吃多好、穿多貴,住多大房子,才可以。
也可以是,一個小禮物,一家人團聚,歡聲笑語……
前面我們說的啃饅頭的那位父親,他滄桑的臉上也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豬肉便宜了,那就炒一鍋豬肉燉白菜,看到老婆孩子敞開吃的樣子,他就覺得幸福無比。
他感恩老婆給了自己一個完整的家,感謝孩子帶給他的快樂和溫暖。
他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裡找到了歸宿,幹勁兒十足,對未來充滿期望。
日子雖苦,但有愛,就很幸福。
Part.3
有種幸福叫「父母尚在」
老舍先生曾說過: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
這句話,半點不假。
父母在,我們就永遠是孩子。
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長不大。
73歲的父親幫兒子裝修房子,不讓兒子抬柜子:
「你抬不動,得找個大人來抬。」
實際上,他的兒子已經49了
女兒已經40了,媽媽還要提醒她:
「不要撿地上的東西吃。」
已經30了,每年六一媽媽還是給買麥當勞兒童套餐:
還有一位媽媽,給外孫女買娃哈哈,買了兩板,跟外孫女說:
「一板是你的,一板是你媽媽的。」
父母在,不管我們是30歲,還是60歲、80歲,都可以保持孩子氣。
世上只有做爸媽的兒女最好當了,可以偷懶,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被無限包容。
有父母在,我們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和底氣,充滿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父母一旦離去,我們便成了沒人兜底的、無根的飄萍,正如老舍先生所言: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寫道: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有父母的地方,永遠都是我們的避風港。
演員高亞麟說過一句很扎心的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
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
父母健在,我們可能覺得死亡很遙遠。
父母一旦離去,我們就一下子明白了生命的短暫和殘酷。
上有老,從來不是負擔,而是幸福的代名詞。
父母健在,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哪怕「被打」,也是一種幸福:
跌跌撞撞走過小半生,回首望去,愈發明白:
人生幸事不是取得多少豐功偉績,人前活得多麼光鮮亮麗。
而是:
最擔心的磨難,原來只是一場虛驚;
最愛你的人和你最愛的人,都陪伴在側;
日子平平淡淡,愛意圍繞身邊。
2023,比起希望得到什麼,我更期望不要失去什麼。
願那些我們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一直都在,始終都美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