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準備「大煉晶片」?

2023-07-17     平原公子

原標題:歐洲準備「大煉晶片」?

最近,歐洲議會通過了《晶片法案》,要求到2030年,歐盟晶片產量占到全球20%……這是要搞「大煉晶片」、「畝產萬芯」?

「大煉晶片」的前提,是強大的製造業體系、完善的供應鏈、強大的電力系統、訓練有素的工人、發達的工業應用市場和電子消費市場。

歐洲這些東西八字都沒一撇,就想搞「計劃經濟」?

真以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真以為世界上有精神原子彈,可以無視物理法則和經濟規律?

歐洲議會通過的這玩意兒也不配叫「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是高度複雜化的「運籌學」,要有對資源、生產力、需求的精密計算,來精確指導為未來的生產和分配。

歐洲議會提出的這玩意兒,和「計劃」根本不沾邊,頂多叫做吹牛逼、畫大餅。

「人定勝天」不假,但那得是有規模、有組織、講科學、實事求是的人們,歐洲議會幾個滿腦子臆想的妄人是不行的。

別的不說,大規模的晶片製造是用電大戶,歐洲主要國家那點捉襟見肘的電能,供應自己燒水洗澡、吹空調風扇、維持火葬場運轉都不夠,還造晶片?

歐洲雖大,人雖多,但連個像樣的網際網路公司、軟體生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產業都沒有,傳統工業還在紛紛逃離,造晶片又給誰用?

歐洲去工業化太久了,以至於對現實的生產失去了概念。

生產晶片並不難,你自己在實驗室燒砂子煉丹,米上雕花刻電路,也能弄出晶片來,但那個既不能規模化,也沒有市場,就算你造出了全世界製程最先進的晶片,也只能自己掛在脖子上當紀念品。

很多人對西方決策機制有一點點誤解,人家這個叫做「言出法隨」,只要投票通過了,就等於做出來了,以587票贊同、10票反對、38票棄權獲得通過,通過什麼不重要在,重要的是通過。造晶片,在歐洲老爺們看來,和LGBT、環保、碳排放、支援烏克蘭是一樣的。說了,就等於做了,反正沒有人承擔責任。

大家不要誤會,實際上,我們從來沒有搞過「大煉晶片」這種浮誇的事情,咱們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是完全符合客觀規律的,咱們是從無到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的,有挫折、有曲折,但根基打得很紮實,從來沒有搞過「空中閣樓」。第一大工業國的生產力、全體系的產業鏈和全世界最大的統一市場,才是我們不斷突破的根基。

大家都知道長江存儲的存儲晶片已經在性能上達到第一梯度水平,也知道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國產化替代不斷推進,這兩年中低端晶片基本上已經完全國產化,各種單片機晶片、功能性晶片已經被打到了白菜價,國產的CPU、顯卡性能也在不斷提升,甚至已經有很多企業生產了完全國產的整機計算平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韓國半導體出口同比下滑36.8%,連續11個月下滑。其中存儲晶片出口同比下滑49.7%,系統晶片下滑17.5%。

「晶片產業」雖然是個高科技產業,但它本質上卻是個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因為它的設計、生產、製造的原理並不複雜,普通人照著電路圖也能用電線搭出個巨大的「晶片」,它難在技術和工藝的積累上,難在高水平高強度大規模的勞動力上,只要突破了高製程的技術和工藝封鎖,「晶片」就會迅速變成之前的「液晶面板」、「原子筆芯」。

「晶片產業」實際上也在逐漸變成一個「飽和市場」,因為目前全世界半導體的需求都在下滑,手機的高製程消費級晶片一兩年疊代,但電腦的CPU、顯卡、存儲卡、硬碟能用好幾年,車載晶片可以用十幾二十年,單片機甚至可以用一輩子......你以為有多少人需要每天換電子設備玩兒?到那個時候,全球可能只需要一個國家來做這些事情。

也不要問是哪個國家,反正不可能是歐洲。

2030年?真等到2030年,可能就不存在「晶片問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52fd9f5305cbf47c230a994c839de56.html